第六十五章 故事继续(3 / 6)
的方式,维护了她的体面。甚至最后那句提醒,都带着一种与她认知中那个“落魄皇子”截然不同的、难以言喻的……细致?
安阳郡主那点刁难,她本可以自己应付过去。但他的出现,他的言辞,却让这件事变得完全不同了。
一种更加清晰、更加难以忽视的“特别”感,如同藤蔓,紧紧缠绕上了她对谢无咎的认知。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疑问,如同种子,在她心里彻底扎下了根,开始疯狂地汲取养分,破土生长。
而走向石桥尽头的谢无咎,感受着背后那道终于不再是模糊一瞥、而是带着清晰探究与波动的目光,嘴角勾起了一抹无人得见的、冰冷而满意的弧度。
引经据典,维护体面。
比起粗暴的解围,这种方式,更能触动一个将门虎女内心深处,对“风骨”与“内涵”的认同。
他要的,从来不是她的感激。
而是她无法控制的好奇,与那在探究中,悄然滋长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倾慕。
网,正在收紧。
水榭风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在宫苑深处悄然扩散。安阳郡主吃了哑巴亏,虽不敢明着报复,但那双盯着苏瓷和谢无咎的眼睛,却愈发阴冷。而苏瓷心中关于谢无咎的疑团,则如同雪球,越滚越大。
他为何帮她?他那些引经据典的言辞从何而来?他平静外表下,到底藏着什么?
这些问题萦绕在苏瓷心头,让她在几次宫中学堂或是马场偶遇谢无咎时,目光总忍不住在他身上多停留片刻。而他,却仿佛什么事都未曾发生,依旧是那副疏离平静的模样,偶尔与她视线相接,也只是极淡地颔首,便移开目光,从不主动攀谈。
这种若即若离,反而更加撩拨着苏瓷的好奇心。
这日,宫中学堂讲授《诗经》,老夫子摇头晃脑,之乎者也,听得一众宗室子弟昏昏欲睡。苏瓷坐在窗边,撑着下巴,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后方那个角落。谢无咎坐得笔直,垂眸看着桌案上的书卷,侧脸在透过窗棂的光线下,显得有些过于苍白。
他好像……又清瘦了些?是风寒还没好利索吗?苏瓷想起他上次咳嗽的样子,心里那点莫名的牵挂又冒了出来。
散学后,众人鱼贯而出。苏瓷故意放慢了脚步,磨蹭到后面。她看到谢无咎是最后一个起身的,动作似乎比旁人更慢一些,起身时,手指还无意识地按了按左侧太阳穴,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不舒服?苏瓷心里一动。
走出学堂,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少人都没带伞,一时间廊下有些拥挤喧闹。苏瓷有侍女提前备好了伞,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