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百六十七章 青城县何四郎(2 / 12)

加入书签

个茶壶的时候,就会出现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有生产的商品如果价值100万银,那么何四郎要拿走20万的利润,剩余的80万向下分配,这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一般情况下何四郎要拿走90万,往下分配10万。”

    “哪怕是最理想的八二分,穷民苦力们,手中就只有80万银,无论如何都买不完价值100万银的货物,而且,何四郎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手中的20万花光,这个时候,多出来这20万的货物,就是过剩。”

    “对于青城县如此,对于大明也是如此。”

    过剩,不是人们不需要商品,而是因为分配的缘故,市场的总需求小于供应,是生产、利润、分配、交易多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只有内需这一条腿走路,就是必然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因为以利润为主导,就一定会产生过剩,代表市场供大于求,工坊就会减少生产,减少供应进而维持利润,就会裁员,裁员导致了市场的需求更加萎靡,一步步的走向深渊。

    王一鹗用青城县何四郎的故事告诉陛下,闭关锁国的最终导向,就是亡国,从经济模型上来看,这就是必然结果。

    张居正听闻,对着陛下十分郑重的说道:“闭关,禁海,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天下之事,莫过于四个字,利来利往,需要用外贸厚利,来满足交易、商贸对利润的需要。”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过剩导致了浪费。”朱翊钧回到了问题的最开始,闭关锁国是不可能闭关锁国的,开海带来的许多新的挑战,需要想方设法的解决。

    “其实有个好办法。”王一鹗思索了片刻说道:“外面人买不起大明的货物,大明发行国债,筹措资金,开始扩军,然后对外攻城略地,吃下朝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