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神剑的磨刀石(4 / 12)
sp; 这和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的?没有乡贤缙绅和势要豪右带领,穷民苦力们,有没有足够的财富去投资各种各样的项目,让大明完成革故鼎新和新政的推行。
朱翊钧想了想在奏疏上批复:[火烧水得从底层开始烧,从顶层开始烧水,一定不会沸腾,热量会以水蒸气的形式散逸,没事多读读格物报,了解下万物无穷之理。]
张居正那套一元专制是行不通的,因为朱翊钧真的已经很忙了,太祖高皇帝那套,朱翊钧真的不行,那玩意儿要命。
朝臣们的奏疏五花八门,但整体上还是以说事为主,闲的没事干问安的奏疏,被朱翊钧狠狠的申饬后逐渐减少,从最开始无句读的奏疏,变成了都是标点符号的奏疏,而且俗文俗字的奏疏越来越多,这都是皇帝的要求。
句读是为了防止歧义,俗文俗字是为了让皇帝阅读轻松简单,一切都是为了行政更加高效。
户部收到了徐渭的奏疏,对海外通行宝钞对倭国的影响,真的是大开眼界,有限制的宝钞,居然可以在海外顺利推行,而且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实在是让户部出乎意料之外,而另一方面,又佐证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大明实在是太自由了。
大明宝钞的泛滥,除了朝廷滥发超发之外,最大的隐患就是皇亲国戚、武勋大臣们的私印,洪武年间,私发宝钞的案子,往往查着查着就查不动了,因为涉及到了皇帝不想怪罪的人物,完全听命于皇帝的缇骑,就得收手。
所以,国初私印钞法或者私铸通宝的肉食者们,常常托庇于皇亲国戚和武勋大臣。
民间广泛存在私铸铜钱的事儿,大明实在是太自由了,连私铸铜钱和私印宝钞,都不会被砍头,这不是自由是什么?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