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2 / 16)

加入书签

的笑意,大明廷臣个个忙的脚打后脑勺,这些个不干事的人,整天喋喋不休,泄泄犹沓沓,确实有些讨厌,他听张居正提起了金革无辟的说法,便问道:“金革无辟这个典故,是谁讲给陛下的?”

    张居正沉默了片刻说道:“我。”

    “元辅教得好,陛下学得好呗。”吕调阳闻言也是一笑,拿起了奏疏,开始写浮票。

    金革无辟这个典故,还真是张居正讲给小皇帝的,这份弹药是他提供的。

    金革:军械和军装。无辟:国君有令则遵从,不敢推辞避让。

    说的是子夏问孔子《戴礼》中关于金革无辟这一条。

    子夏问孔子:居丧丁忧三年丧期,无时不哭的卒哭之礼,和军旅之中,要听从国君的旨意而行事的无辟之礼,这是一样的礼法吗?先人有司也是这么做的吗?

    孔子说:以前的时候,夏后氏,父母丧,停棺待葬时就已经开始做事了,到了殷人时,父母丧,下葬后开始做事,周人则是三年卒哭之后,才开始做事,就像《礼记》中说:君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夺故也。

    子夏有些不解的问:金革之事无避,岂不是不对了吗?若是打仗,父母丧,回去卒哭,那不是违背了国君的命令了吗?

    子夏其实就是问忠孝两全之事。

    孔子说:我听老聃说,鲁公伯禽有意定三年卒哭之礼,现在臣子们是否遵循这个礼数,也要服从他自己的利益了,你的问题我也不知道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国家有急,任事之人,不能取代,这个时候,君有不得不明命,臣有不得不受。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