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百八十一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 / 12)

加入书签

nbsp; “北衙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为这里是大明两片最大产粮区的锁钥之地,战略要地中的要地。”

    堪舆图越来越精细,适合耕种的大范围耕种区,华北平原和辽东平原的连接处,正是北衙,以农桑为本,北衙的地理位置显得格外重要了。

    或许,当初成祖文皇帝开辟奴儿干都司,就是为了证明北迁的正确性,开辟一片产粮地,但各种原因导致成祖文皇帝没有做完这件事。

    吉林这个地方,是永乐、宣德年间的实土郡县的地方,随着兴文匽武的大势,大明辽东方向完全龟缩在了铁岭、抚顺沿线的长城地带,这让大明辽东都司始终处于一种被动防守,无法进攻的窘境当中,大明对关外的事情了解的越来越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

    这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一旦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外喀尔喀、鞑靼左翼土蛮汗诸部完成合流,大明将会彻底陷入兵凶战危的困境之中。

    赶走了鞑靼左翼土蛮汗诸部后,大明在辽东方向并不是高枕无忧,而是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完成实土郡县。

    现在李成梁一直在做这件事,大明格物博士前往辽东绘制了比较精密的堪舆图。

    让朝堂庆幸的是,李成梁没有继续向藩镇化的迹象,看起来,李成梁并不想当大明的安禄山,安禄山史思明能在大唐造反,是因为唐玄宗的纵容,也是因为大唐对河北三镇之地的苛责政策。

    大明皇帝不纵容李成梁,对李成梁常怀有警惕之心,这一点连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都很清楚,戚继光不止一次表示,李成梁是否会向藩镇滑落,主要取决于京营是否强横,京营强他就是想也不能,京营弱,他就是不想也得藩镇化。

    李如松认为:戚帅说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