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五百九十六章 舆论的铁律:猜测即事实(1 / 13)

加入书签

    劝谏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抬棺上谏的,海瑞骂道爷,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有直接顶撞的,比如隆庆二年先帝要三十万两银子,张居正就是不给;

    有迂回包抄,把皇帝哄高兴了,再图穷匕见,比如林大师三座大山的模型;

    有互飙演技,看似吵架,其实是讲道理。

    这些办法,其实目的都是一个,责难陈善,劝谏皇帝。

    张居正和王崇古也不是第一次在皇帝面前演戏了,他们之所以互飙演技,也是为了让皇帝听进去,加税和减税都不合适。

    如果是国初直接定十税五,加税拉满,的确可以防止兼并,现在已经兼无可兼,并无可并,加税就是在刻意制造民变;减税,或者干脆不收,就是抛弃大明最多的百姓。

    两宋不设田制,任由民间兼并,就是抛弃百姓,选择了和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出身乡贤缙绅和势要豪右阶级。

    有趣的地方也在这里,无论是加税还是减税,居然能够在最后结果上呈现高度的相似性,殊途同归,都是让百姓流离失所,无法得一夕安寝。

    唯一的一条中庸之道,就是有人背负骂名,做那个恶人。

    “朕之前读皇明祖训,就在疑惑,太祖高皇帝为何那么推崇严刑峻法,今日今时,朕才知道,有的时候,不得不为。”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和王崇古说道:“既然要做,就做绝,既然做了承诺,就要兑现。”

    “松江府试行一条鞭法,以万历十一年普查丁口为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