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为李翊行(4 / 12)

加入书签

乐来者且安慰之。”

    “待慈到后,再观华子鱼牧御方规如何。”

    “故所将之兵,不宜多,将数十人足矣。”

    太史慈回绝了李翊的好意,认为不需要单独从淮南派兵来。

    他只需带数十个随从,有信心收复豫章部曲,纳为己用。

    即用豫章人治理豫章人,豫章兵保卫豫章土。

    此举无疑能帮李翊省去一个大麻烦。

    毕竟遥养一支千人部曲,所费粮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若太史慈果真能用豫章养好豫章部曲,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子义可要想清楚了,豫章远在瘴地,来往交通并不方便。”

    “若有事急,淮南未必能救。”

    豫章之地多沼泽、山川、湖泊,往来交流何不方便。

    如果出了什么事儿,淮南方面是何难第一时间去救的。

    也就说,太史慈去了,就得完全靠自己了。

    李翊现在是给太史慈选择,看他需要什么,然后尽可能一次性地给他满足了。

    不然等他到了豫章,再向索要什么,可就不好给了。

    但太史慈却显得很自信:

    “君侯有桓文之量,古人云,报生以死,期于尽节,没而后已。”

    “慈既受重托,怎敢相负?”

    “况扬州新破,士卒离心,难复合聚。”

    “只宜宣示恩慧,安其心,并其众,然后息兵可也。”

    太史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历史上的他也算半个诸侯。

    在海昏压制荆州刘磐的侵扰,使之绝迹不复为寇。

    李翊正是觉得太史慈有一州之才,把他放在徐州终是屈才了,才打算派他出去历练历练。

    “有子义这番话,豫章之事,我便可放心交予卿了。”

    话落,一只手伸向王朗。

    王朗初不解其意,倒是庞统察言观色,赶忙将王朗所带来的图书献上。

    王朗这才明白,李翊是要看豫章的赋税、官员名单。

    在看的同时,王朗在一旁说好话道:

    “这些都是从府衙里取出来的图书文献。”

    “豫章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皆有记载。”

    这时想表明他们豫章的诚意,主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