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刘备感动垂泪,宁使子玉负我,毋使我有负子玉!(2 / 15)

加入书签

sp;   “先生所虑甚是啊。”

    刘备皱了皱眉,承认荀攸说的很有道理。

    徐州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才有今天的局面,岂可因一人之故忍看功败垂成?

    荀攸继续说道:

    “不瞒明公,攸早年间也曾在朝廷任职,时任黄门侍郎。”

    “深知汉廷腐朽,百官无能,彼此之间勾心斗角,攻杀同僚。”

    “攸正是念及此,才欲去蜀地担任蜀郡太守,远离纷乱。”

    荀攸与他叔叔荀彧不同,荀彧忠汉,荀攸却更忠于天下。

    他更愿意相信天道有常,顺势而为。

    如果他觉得汉室有希望,就会去扶。

    如果没希望了,他也不会去强为。

    所以年轻时,荀攸敢去刺杀董卓。

    董卓死后,社稷更加板荡,荀攸自知留在京城无所作为,索性辞了朝廷给的任城相,停驻荆州。

    这是荀攸的中庸之道。

    他低调谦逊,足智多谋。

    被曹操评价为,或许有人能够比得上荀攸的智慧,但没人比得上荀攸的低调。

    这方面倒与贾诩颇有些类似。

    “公达之言,甚合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