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不负班超之志(3 / 13)

加入书签

nbsp;  毕竟未来的河北,才是发展的大头。

    你要是三天两头,就被北方的战事所侵扰,那谈何发展?

    长痛不如短痛,一发给北方边患收拾了。

    才能调转头来,处理中原剩下的残余势力。

    刘备一颔首,见李翊、诸葛亮都支持平辽东,当下也不再犹豫。

    “……既如此,便命糜子仲走海路,自东莱出海,往辽东运粮。”

    刘备凝着眸,同意了李翊的递上的征辽方案。

    饶是如此,刘备依然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去说服徐州群臣。

    “……主公,海上飘忽不定,不能只走海路运输。”

    “陆路运输亦不能停,勿使前线粮食少缺。”

    诸葛亮出声提醒刘备。

    海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万一没有及时送到,前线的征辽将士就得活生生饿死。

    所以应当海路为主,陆路运输为辅。

    两路齐发,保证前线的粮食供给。

    “……善,吾命陈元龙自淮南再发一批粮食到徐州来。”

    “届时于徐县、夏丘、睢陵处中转,运往青州。”

    “分两批运输,一路出海,一路过黄河走冀州,往北运去辽东。”

    刘备大手一挥,批了两拨粮草往辽东去。

    他对辽东战事的态度就是,

    能不打就不要打,若非打不可,那就往死里打。

    所以,为了保证战事的顺利。

    刘备予以了李翊尽可能多的支持,亲自提笔写了一道手谕,发给时任青州牧的关羽。

    命关羽一面配合麋竺出海运粮,保证运粮工作顺利。

    一面又命他见机行事,若有需要,便从东莱出兵,登陆辽东。

    与李翊海陆夹击,务必保证平辽战事的顺利进行。

    刘备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为李翊平辽战事保驾护航。

    一经发令,包括徐州、淮南、青州、冀州、兖州泰山、鲁国等多处州郡。

    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运作,为平辽战事服务。

    ……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