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观李翊用兵,虚实相生,奇正相合,颇得孙吴之法(3 / 13)

加入书签

    于是,叱退公孙度来使。

    又命人将袁尚、袁熙首级发回冀州,命厚葬于河北。

    然后力排众议,继续进兵,执意要讨伐公孙度,收复整个辽东。

    是夜,月白风清。

    李翊披着寒霜,走出帐外,眺望辽水。

    “……君侯在想什么?”

    徐庶自身后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件裘衣,替李翊披在身上。

    李翊也不回头,只将裘衣紧了紧,长叹一声:

    “我只是在担心此次平辽事宜罢了。”

    “……哦?莫非君侯对这场战事没有信心?”徐庶问。

    李翊眼波流转,眸光停驻在徐庶身上,轻轻一笑:

    “自吾随刘将军举义起兵以来,历战数十,未尝自疑。”

    “然公孙度非庸常之辈,恐此役有变耳。”

    长夜漫漫,徐庶也被李翊这话勾起了好奇心,接着问:

    “君侯所虑者,莫非是公孙度弃城而走?”

    李翊点了点头,对徐庶赞叹道:

    “元直慧眼,洞若观火。”

    “实不相瞒,吾自渤海起兵以来,不忧贼攻,但恐贼走耳。”

    “若公孙度守辽东以拒我大军,虽百万不足惧也。”

    “然彼若焚襄平城,望东而逃。”

    “则我大军来此,徒劳无功,叫我无颜回去见刘将军。”

    李翊不是怕打不赢公孙度,而是怕公孙度自己害怕跑了。

    现在的李翊,遇上了拿破仑征俄国的困境。

    如果公孙度也像毛子那样,一把火烧了莫斯科,坚壁清野。

    然后润到高句骊、扶余人那里去。

    那绝对是一招妙手,也是李翊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因为李翊此次作战的目标,就是擒拿公孙度这个“东北王”。

    他一死,辽东诸郡传檄可定。

    怕就怕他当个润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起来。

    而李翊大军远至辽东,断绝补给,也没办法一直待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