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一劳永逸的解决游牧问题,并不能只靠武力(7 / 13)

加入书签

产量远远超过原来的数倍。

    这就是李翊反复强调的整合资源。

    而为什么李翊能够主导这场贸易呢?

    因为这场贸易用到的最核心资源在李翊手中,即海盐。

    莫说胡人,就连汉地其他很多地方,都没办法像渔阳等郡这样,大规模晒制海盐。

    即便沿海地区能晒,它们又不像幽州那样毗邻游牧政权,可以稳定将生产的海盐处理掉。

    所以可以说,渔阳的海盐真正做到了李翊提出的“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以说,李翊已经将自己的经济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跟众人解释了。

    众使者也是来自各部的精英人士,在李翊的循循善诱之下。

    只是粗略搞懂了李翊想要表达的意思。

    只剩下最后一个疑问,需要李翊帮他们解释。

    那就是,如何保证胡汉两地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贸易?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敏感。

    毕竟游牧政权与农耕政权似乎天生就是敌对、势不两立的。

    对此,李翊也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我等既以信义相交,可立期畜之约。”

    “敢问丞相,这何为期畜之约?”

    众人作为使者,算是与汉人接触比较多的了。

    可却从未听说过有什么期畜之约。

    莫说胡人,就连在现场的许多汉人官员,都不知道李翊制下的这个合约是什么意思。

    李翊乃深入浅出的为众人解释:

    “所谓期畜之约,乃为诸公烦盐腌不及之困,而立畜劵之法也。”

    畜劵?

    这又是个什么东西?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面面相觑。

    有胡人使者向汉人官员投去一个眼神,仿佛说你们的丞相也太天马行空了。

    那汉人官员则无奈地摊摊手,表示其实咱们也不知道丞相的新奇点子有这么多。

    要不然人家能当国家二把手呢。

    脑子就不是一个回路的。

    李翊却已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