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徙民实边,混居杂处(2 / 3)
p; 他活下来了,虽然是以俘虏的身份,虽然前途未卜,但他终究获得了那个去见刘盈的机会。
对于他而言,这,就足够了。
屋外,夷洲的战火渐渐平息,象征着村野治保野望的旗帜被砍倒,扔在地上,践踏在泥泞之中。
持续数月之久的夷洲之战,随着魔王的被擒,终于落下了帷幕。
而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也将在大汉的治理下,迎来新的命运。
——
夷洲岛上的硝烟渐渐散去,空气中混杂着血腥、焦土和新生草木的气息。
随着最后一股负隅顽抗的倭寇被肃清,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脆弱的平静。
然而,对于赵王刘如意而言,战争的结束仅仅是一个开始,更艰巨的任务——如何将这片新附之地真正纳入大汉版图,使其永为汉土。
如此难题,正摆在他的面前。
他没有沉浸在复仇的快意中,而是迅速将精力转向了战后安置与长远规划。
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内,刘如意与项轩、周灶以及几位精通民政的随军文官围在粗糙的夷洲地图前。
“殿下,倭寇已平,首要之事,当是安抚土人,恢复秩序。”
一位文官建议道。
刘如意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沉稳,已然有了几分其兄刘盈处理政务时的影子。
“不错。传令下去,以达赫等最早归顺、且在此战中立功的土人为骨干,组建临时乡勇,协助我军维持各地秩序,清点人口,统计损失。”
他走到帐外,看着那些劫后余生、眼神中依旧带着惶恐与茫然的夷洲土著,心中已有定计。
“发布安民告示,以大汉皇帝陛下之名,宣告夷洲自此永为大汉疆土。”
“所有夷洲土人,只要诚心归附,登记造册,便可为大汉编户齐民,受大汉律法保护,享大汉百姓之权利。”
“开仓放粮,赈济饥民,优先救助老弱妇孺。命随军医官设立医棚,救治伤病。”
这些措施迅速推行下去,如同久旱甘霖,很大程度上安抚了惊魂未定的夷洲土人。
他们领到了救命的粮食,得到了医治,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与村野治保统治时期截然不同的对待——一种基于秩序和起码尊重的对待。
但刘如意的思虑更为深远,他召来项轩与周灶,指着地图,沉声道:“项将军,周都督,夷洲初定,土人虽暂时归附,然其与我中原语言不通,习俗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