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云岭深处 第406章 进步的节奏(4 / 5)

加入书签

2年度优秀干部候选名单及事迹报告》。

    报告中列举了全省01年到02年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名单。

    做为在清江省组织工作战线多年的老兵,里面的名字,韦元魁大都耳熟能详。

    这些优秀的干部,已经不只一次出现在各类推荐名单上。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在组织部的干部候选名单当中。

    这意味着,一旦出现空缺,组织部会优先从这些名单里进行挑选和考察,按照职级分配合适的岗位。

    这便是干部考察和储备制度。

    在计算机人材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前,这步工作需要人力筛选,还需要一定的记忆力。

    很多时候,这个记忆力考的是领导的记忆力,而不是对于名单的记忆力。

    韦元魁的记忆力就很好。

    他能将这份名单与现实中的人一一对应,了解每一个人的过往而不需要去翻档案。

    这份能力,让他能在上级领导的垂询当中,一口中的。

    而最近两年,韦元魁牢牢地记住了一个名字。

    刘清明。

    千禧年的那场政治风暴,做为林峥书记为数不多的亲信部门,组织部压力巨大,但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卢系人马的大面积塌方,让清江省一下子空出来很多中高层岗位。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省管干部,也就是归省委组织部操心。

    原组织部长上调省委专职副书记,韦元魁顺理成章地升任组织部长,并进入省委常委班子,迈出了仕途中关键性的一步。

    当时就有传闻,这场政治风暴,促使林书记下决心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个当时只是个副科的刘清明。

    那也是韦元魁第一次记住了这个名字。

    可是出乎所有的人意料,在如此大好的局面下,从省里到地市空出了大量岗位,这位传说中的关键人物,居然被直接下放到了省里最穷的一个乡当乡长。

    虽然级别提了一级,但任谁来看,都是贬谪的意味居多。

    韦元魁当然不会这么肤浅。

    他知道,这是一种保护。

    他对清南市组织部交代了几句,使得清南市组织部部长陈东做出了亲自护送刘清明上任的举动。

    这也算是韦元魁对这位年轻干部的一个小小的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