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查找源头、心慰乡亲(3 / 5)
bsp; 于锦绣立刻收敛了心神,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当初两人搭班子的状态,干练而敏锐。
“书记,您说。”
刘清明也懒得去纠正她这个已经不合时宜的称呼,直接切入正题。
“乡里的大药房,是不是还有不少板蓝根成品药的库存?”
一提到这个,于锦绣的声调都高了八度,充满了兴奋。
“有!有很多呢!”
“书记,您是不知道,现在市面上的价格一天一个价,天天都在涨!当初那些说你一意孤行,非要签那个败家协议的人,现在脸都被打肿了!”
“现在乡里,上到干部下到群众,谁不竖起大拇指,称您一句‘刘书记太神了’!”
刘清明生怕她一夸起来就没完没了,立刻打断她。
“出货了吗?”
于锦绣立刻回答:“还没有大量出货。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药贩子打电话来,希望能拿到货,价格出得一个比一个高,想赚这个差价。我们都听了您当初的交代,一直压着,没有轻易出手。”
听到这话,刘清明心里首先松了一大口气。
云岭乡的这批成品药库存,来自于当初和云州制药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
云岭乡用自己最大的药材产地优势,以药材换成品,深度绑定了云药的产能。
这份协议,背后不光有云岭乡,更有清南市乃至林城市政府的背书,这才让云药这个省属国企不敢轻易撕毁协议。
甚至于,在必要时候,自己的岳母,会以省长之尊。
小小地公私兼顾一下。
这是刘清明当初为云岭乡设计的“公对公”致富模式,加上的一道防火墙。
现在看来,这道防火墙起作用了。
“你们开会商量过这事吗?”刘清明继续问。
“嗯,上周的党政联席会上讨论过。”于锦绣说,“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马上把库存变现,换成实实在在的财政收入。要是能把这笔收入算到今年的指标里,咱们乡的经济数据能再上一个大台阶。”
刘清明肯定了他们的想法。
“这个思路没错,乡里需要发展,财政需要增收,这都是对的。”
他话锋一转。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点。云岭大药房是集体企业,它的性质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