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中年爱情、没有浪漫(1 / 6)

加入书签

    第485章中年爱情、没有浪漫(第1/2页)

    京城西城区,那片带着浓厚时代印记的苏式红砖大院,在冬日灰败的天空下显得愈发肃穆。

    这里是国家权力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委。

    如今,门口的牌子还没换,但大院里的人都清楚,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酝酿。

    计委、经贸委、体改办,这三个在过去几十年里举足轻重的机构,即将合并,组成一个全新的庞然大物。

    人员调整的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汹涌。

    计委副主任汪应权的办公室外,新加挂了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全国防控指挥部后勤组副组长”。

    这块牌子,是身份,是权力,也是一道阶梯。

    组长由计委一把手兼任,但那位领导的主要精力都扑在机构组建的复杂事务上,具体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汪应权的肩上。

    事要做,责任要背,功劳嘛,大概率是别人的。

    汪应权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没有选择。

    在这个人事变动的关键时期,他必须有所表现。

    能挤进全国防指,是无数人削尖了脑袋也够不着的机遇。

    疫情形势日益严峻,还有什么比在全国防指更能刷履历、攒资历的单位?

    后勤组,听起来像是管仓库的,实则不然。

    物资调配、生产计划、产业导向、市场平衡、产值预算……每一项都牵动着国民经济的命脉。这是一个权重极高,油水也极大的地方。

    汪应权在仕途上,是有追求的。

    他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沉思着。

    苏浩的那个电话,让他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刘清明。

    这个年轻人,他有所耳闻。

    不仅因为他是次子汪明远的朋友,更因为这个名字最近在清江省声名鹊起。

    一个心存理想的热血青年。

    对于这样的人,汪应权内心深处是有些不屑的。

    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深知,这种棱角分明的人,在体制内注定会被孤立、被排挤,最终被磨平。

    他从不认为这是“劣币驱逐良币”,他更愿意称之为一种不合时宜的、标新立异的幼稚病。

    可偏偏,他最看重的次子汪明远,就跟这种人走到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