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342章 省委常委会议!各自的心思!(2 / 4)

加入书签

一个副县长跟我叫苦,他手里原本管着民政和农业。”

    “现在被抽去试点工程指挥部当副总指挥。”

    “下面两个分管副局长,一个借调省里,一个在党校学习,整个局里就剩个刚转正的科员撑着!”

    “群众来办事情,跑三趟都找不到能签字的人!”

    “而这还不是个例!”

    赵达功加重了语气,说道:“试点工程要抓,但几千万百姓的日子也得过。”

    “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春耕备耕…… 哪一样能等?下面的人是真不够用了,必须得增加人手!”

    “可以先从省内外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再临时招聘一批辅助人员,至少把日常工作的窟窿填上。”

    赵达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然而。

    他的话刚落,沙瑞金便微微摇了摇头。

    说道:“达功同志的心情我理解,但增加人手,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事。”

    “现在的情况,本质上是试点工程启动带来的阵痛。”

    “就像一个人换骨头,疼是难免的,但不能一疼就打麻药,得扛过去。”

    “基层干部是苦,但哪个时期不苦?当年攻坚的时候,多少干部连轴转,不也扛过来了?”

    沙瑞金看向赵达功,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让下面的干部咬咬牙,再加点担子,把这阵子挺过去。”

    “试点工程最多一年半载就能步入正轨,到时候人自然能撤回来。”

    “可要是现在贸然增加人手,编制怎么办?经费从哪来?”

    “汉东的财政盘子就这么大,再养一批人,今年说不定还能顶住,但明年、后年怎么办?难道要靠上面拨款填窟窿?”

    “机构臃肿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沙瑞金的话让气氛瞬间沉了几分。

    赵达功刚想反驳,坐在旁边的高育良却先开了口。

    “瑞金同志考虑长远,有道理。”

    “达功同志关注当下,也没错。”

    “其实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加不加人,而在于怎么协调。”

    高育良虽然只是短短三句话,却是一针见血!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