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百衲光(2 / 2)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把断掉的鞋跟塞进卫东口袋,\"修修还能穿。\"
那晚他们蜷在缝纫机旁取暖。秀兰的脚搭在卫东膝上,冻疮流出的黄水渗进他裤管。卫东用鱼胶给她补鞋,发现鞋底的百纳布竟有三十六层——每层都印着不同年份的报纸标题,最早的是1978年的《光明日报》。
\"我娘纳的。\"秀兰摩挲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层布,\"她说踩在字句上,路不会歪。\"卫东的眼泪突然砸在鞋面上,氤氲了1979年那篇《告台湾同胞书》。
交货那日飘着冻雨。港商在华侨饭店验货时,秀兰的布鞋在波斯地毯上洇出水痕。当对方用刀划开第十条皮带的暗袋,预先埋藏的靛蓝药水喷溅而出,在他阿玛尼西装上画出一道银河。
\"完美。\"港商签支票时,金笔尖戳破了纸张。秀兰却要求兑成工业券,厚厚一沓塞进鞋底夹层。回程的黄包车上,她靠着卫东肩膀熟睡,断发间的鱼胶味混着他身上的铬鞣剂气息,在车窗上凝成朵霜花。
卫东轻轻托起她冻伤的脚。那只修补过十七次的布鞋,此刻在夕阳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鞋头的梅花血迹已变成永恒的朱砂色。暮色漫过温州城时,他忽然希望这辆黄包车永远不要停,好让肩头的温度多停留片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