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基石初奠!(1 / 3)

加入书签

腐殖之泽的净化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幸存者团队的灵魂深处。归途不再压抑,尽管“开拓者”伤痕累累,队员们疲惫不堪,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与脚下星球新生的联系感,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当他们返回营地时,受到了留守人员英雄般的欢迎。轨道上的“堡垒号”和“探针号”也传来了热烈的祝贺。数据流和现场记录被迅速上传分析,净化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了宝贵的资料,不仅关乎对新希望-Alpha的理解,更关乎人类未来与这类“活星球”互动的范式。

随后的几天,营地进入了休整与深化研究阶段。莉莉和迈克带领科学团队,持续远程监控着腐殖之泽的变化。三根共振信标工作稳定,白金色的光辉日夜不息,如同三位不知疲倦的清洁工,持续中和着残留的熵化污染,梳理着淤塞的能量脉络。

数据显示,沼泽区域的生态恢复速度远超预期。黑色的泥浆逐渐沉淀出原本的土色,并开始有耐性极强的原生藻类和微生物重新ize;枯萎的树木并未复活,但在它们倒下的地方,已经能看到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那些新芽隐隐散发着健康的微光;水源的毒性急剧下降,甚至检测到了一些小型水生节肢动物的回归迹象。最重要的是,那片区域的能量读数稳步回升,与星球意识网络的连接重新变得清晰而流畅。

星球意识再次传递来了清晰的感激与愉悦的情绪波动,这一次,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甚至影响了营地周围的生态环境:附近的发光植物变得更加鲜艳茂盛;一些温顺的小型生物好奇地靠近营地边缘,却又不敢真正进入;夜晚的嗡鸣声变得更加和谐悦耳,仿佛在演奏一首舒缓的安眠曲。

信任,已然建立。

“是时候了。”在一次营地高层会议上,科尔看着全球扫描图上那片日益扩大的、代表着生机与和谐的绿色区域(原腐殖之泽),做出了决定,“我们不能永远住在登陆舱和帐篷里。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家,一个能够长期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我提议,启动‘基石’计划(projecterstone),就在我们当前营地的基础上,扩建并建立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据点。”

提议得到了全员的一致通过。详细的规划迅速展开。得益于“创世因子”数据库和星球意识间接提供的环境数据,规划进行得异常顺利。选址充分利用了LZ-01的地理优势:靠近河流取水方便,地势平坦利于建设,背靠山脉可提供部分资源和屏障,能量脉络节点附近的环境也异常稳定富饶。

建设开始了。不再是小心翼翼的保护性勘探,而是充满了开拓精神的热火朝天。“堡垒号”将预制的殖民模块和重型工程机械从轨道空投下来。队员们,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保安,都拿起了工具,成为了建筑师、工程师和工人。

他们首先建造的是坚固的复合材料和本地石材混合的防护墙,并非为了防御明确的敌人,而是为了划分区域、抵御可能的大型野生动物(虽然目前未发现)以及规范未来的城市扩张。随后,一座座模块化的居住单元、科研中心、能源站(巧妙地利用了地热和太阳能,并尝试连接微弱的星球能量脉络作为辅助)、水处理厂、通讯塔拔地而起。

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需要适应本土的材料特性:一种异常坚韧的藤蔓总是试图缠绕新建的支架,需要定期清理;某些夜间活动的发光昆虫会被能源站的光芒大量吸引,带来一些小麻烦。但每当遇到困难,他们尝试着不是简单粗暴地清除,而是去理解、去适应,甚至利用(例如研究那种藤蔓的纤维强度,引导昆虫远离精密设备),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偶尔会感受到星球意识传来的一种“赞许”或“提示”般的微弱意念。

在这过程中,伊娃和她的生物团队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在营地外围建立了几个小型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