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寂静之后!时空的涟漪(1 / 3)

加入书签

“壁垒”的升起,为新希望-Alpha及其上的“星语者”们赢得了一段宝贵的、令人窒息的寂静期。

柯伊伯带中那些恶意的“眼睛”依旧存在,但其“注视”变得模糊而无力,再也无法穿透那层无形的意识共鸣屏障,将清晰的信号传回遥远的冰巨星阴影深处。星球意识传来的情绪,也从持续的被侵扰感,逐渐转变为一种带着疲惫却相对安稳的平静。能量网络缓慢而坚定地自我修复,被“低语者”反冲击造成的损伤正在一点点弥合。

“新芽市”的人们却不敢有丝毫放松。那寂静,并非和平,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压抑的闷响。“堡垒号”的残骸被拖回近地轨道,由“探针号”和工程团队进行紧张的修复工作,阵亡者的名字被刻在广场的纪念柱上,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每一次深空扫描仪的轻微波动,都能让控制中心的心脏集体漏跳一拍。

莉莉、迈克和伊娃的团队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和“星桥”(已初步修复,主要用于监测屏障状态)旁。他们深知,“壁垒”只是权宜之计。“低语者”的沉默,必然是在酝酿着下一次、更难以预料的反扑。他们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破解更多关于敌人的秘密,并找到更主动的应对方法,甚至是……反击之道。

转机,来自对那场惨烈伏击战的深度复盘。

迈克团队日以继夜地分析“堡垒号”记录下的生物炮台攻击数据。那幽绿的能量光束性质极其诡异,它并非单纯的高热能或动能冲击,而是带有一种强烈的物质解构效应(MatterDestruEffect)和能量湮灭特性(EnergyAnnihitionProperty)。

“看这里,”迈克指着能量衰减曲线,“它在击穿护盾后,对舰体合金的破坏并非熔穿或撕裂,而是更接近于……分子键的瞬间瓦解!而且,它对我们的能量武器似乎有很高的抗性,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吞噬’光束能量!”

这解释了为何“探针号”的火力效果不佳。

“这更像是一种……定向熵增武器的变种?”莉莉推测道,联想到“低语者”那诱导信号的本质,“它们似乎极度擅长操控熵和秩序,既能用于精神诱导,也能用于物理毁灭。”

然而,最大的突破,来自伊娃一次冒险的深度感应。

在确保“壁垒”稳定,且有多重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她再次通过“星桥”,将意识聚焦于那些被“蒙眼”的孢子节点和潜伏的生物炮台。她不再试图与之对抗,而是极其小心地、如同触碰含羞草般,去感知其最深层的能量流动模式。

过程凶险万分,她能感受到那些节点深处蕴含的、冰冷的、与整个星球生命能量格格不入的恶意。但在一次极短暂的接触中,她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并非来自节点本身,而是通过节点网络传递的、更深层次的坐标信息!

那坐标并非空间坐标,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涉及高维层面(Higher-DinsionalLayer)的参照系。它指向的,并非冰巨星背后的那个巨大构造物,而是更遥远的、某个无法用常规三维空间理解的区域。

“像是一个……中转站?或者……锚点?”伊娃退出感应后,虚弱却兴奋地汇报,“它们的真正源头,或者说指挥节点,可能并不直接在这里,而是通过那个高维锚点,远程操控着这里的一切!”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如果直接攻击冰巨星背后的生物构造物,可能只是摧毁了一个“前线堡垒”或“孵化器”,无法伤及根本。而那个高维锚点,或许才是关键!

但如何抵达甚至攻击一个高维坐标?这完全超出了人类现有的科技树,甚至连“创世因子”数据库中也没有现成的答案。

就在研究似乎再次陷入僵局时,莉莉团队在分析“创世因子”与“低语者”诱导信号最初那次成功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