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落云深处 风起青萍(2 / 3)
有群山环抱,一水蜿蜒。某年某日傍晚,西天晚霞渐次垂落,徐徐笼罩群峰,最终覆于河谷之上。霞光落处,竟先后迁来三姓人家——章、柳、贾。他们在此扎根,世代繁衍,渐成村落。因有人烟,环境渐易,后来亦不断有逃荒者迁入落脚。如今,落云坡三屯相邻,已有五百余人。
肖岷来到这里当天,便得知此地名字的一个传说,他对这些地名的传说不以为然,因为很多地方都有地域名字来源的文化色彩。
然而,正如五爷所言,红尘浪涌,亦是道场。这封闭山村的人情世态,很快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在他面前。
肖岷的出现,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沉寂已久的池塘,在柳林屯乃至整个落云坡的妇孺圈子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挺拔的身姿、沉静的气质、英俊的容貌,以及那明显不同于山里男人的干净与斯文,都成了女人们私下里窃窃私语、目光流连的焦点。
章老太太家的春梅和秋菊,近水楼台,表现得尤为明显。春梅总是抢着给肖岷送热水、送吃食,脸红红地不敢多看他;秋菊则大胆得多,时常借口问些外面世界的事情,倚在门边和肖岷说话,眼神火辣辣的。
不止她俩,肖岷在屯中散步时,常能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注视。有些晾晒衣物的妇人会故意放慢动作,偷偷瞄他;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见他路过,嬉笑声会陡然变大,又或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羞怯的眼神交流;甚至有些胆大的寡妇,会直接隔着篱笆问他从哪里来,有没有成家。
肖岷是何等人物,岂会察觉不到这些?他心中了然,却如古井无波。家中慕雪之温婉,晴羽之明丽,皆是人间绝色,更与他情深意重,共历磨难。眼前这些山村女子的示好,或许源于生活的孤寂,或许源于对外界的向往,但于他而言,不过是修行路上所见众生相之一隅,心中唯有悲悯与理解,并无半分旖念。
他总是温和而有礼地回应,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对于明显的暗示,他便假装不解风情,巧妙避开;对于单纯的热情,他便道谢接受,但也会拿出一些随身带的糖果零食分给她们的孩子,将焦点转移。
他言行举止间自然流露的尊重与正派,久而久之,让大多数人都明白了他的态度,虽仍有关注,却不再有过分之举。
章老太太人老成精,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私下里对两个儿媳敲打道:“收收心!人家肖先生是外面来的贵人,瞧不上咱们这山坳坳里的土麻雀,别失了分寸,让人笑话咱章家没规矩!”
春梅讪讪低头,秋菊虽有些不甘,却也收敛了不少。
就在肖岷渐渐融入落云坡的节奏,白日里帮章老太太做些劈柴挑水的零活,或去山中漫步感受地脉灵气时,屯里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这两人开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穿着花里胡哨的衬衫,满口烟酒气,一个自称“黄老板”,一个叫“马仔”,说是收山货的商人,租住了贾家坳一户空屋。
他们一来,就打破了落云坡维持已久的、略显沉闷的平衡。
与肖岷的沉静低调不同,这两人油嘴滑舌,很快就跟屯里一些耐不住寂寞的年轻妇人厮混熟了,时常说些带颜色的笑话,引得一些妇人笑骂不止,却也隐隐搅动了一池春水。
没过几天,关于哪个寡妇深夜去了他们住处,哪个小媳妇跟他们打情骂俏的风言风语就开始在三个屯子里流传,老人们听了无不摇头叹气,骂一句“伤风败俗”、“家门不幸”。
肖岷对此略有耳闻,但并未在意。红尘百态,各有缘法,只要不触及底线,他并不愿轻易干涉。
然而,很快,这两人的真正目的暴露了出来。他们不再满足于搞些桃色风波,开始向村里人兜售所谓的“Pi币”。他们利用落云坡信息闭塞但又对“Pi币”大名有所耳闻的状况,大肆鼓吹:“Pi币现在外面都涨上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