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1:创战纪。根据周围环境与使用者指令,在跑车、摩托、潜艇、飞机、滑翔机等形态间切换,技术先进程度不超出使用者所在年代】
【特效2:神经漫游。将载具本身与乘坐人员,切换至无实体的数据形态,可短暂提升行驶速度,大量消耗电力】
【消耗:耗尽电力后,将消耗使用者灵力值,具体取决于载具形态与移动速度】
【冷却时间:无】
【使用条件:在不使用超凡力量的前提下参与三场地下赛车并取胜】
【备注:弯道快才是快,谁直线不会加油啊】
【备注: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F1车夫】
呃.因为F1赛车在过弯时的横向加速度高达5G,且需要佩戴沉重头盔,F1车手脖子普遍要有超过40公斤级别力量。一个比一个脖子粗。
正如备注里提到的那样,边缘战车的造型,颇像是赛博风格电影《创:战纪》里的摩托载具。
流线型车身,中空轮毂,各位置嵌着发光灯条。
摩托与跑车形态下,边缘战车的速度约为450km/h,水下潜艇航速44节,飞机形态巡航速度2.5马赫。
另外其内置了超大容量电池,巡航时间接近三个小时,后续的灵力消耗速率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关键时刻还可以开启数据化,再提一提速。
李晟对这辆新载具颇为满意,转头就回了陋街,报名参加地下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