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沈清歌的搭线(1 / 4)
“维度艺术”
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当然,是电子烟产生的淡淡水雾。
乐希和顾名辰对着投影幕布,眉头紧锁。
幕布上展示着一个初步策划案——“高校艺术普及计划”
。
他们瞄准了本市几所顶尖大学,希望与校方合作,举办一系列高端艺术展览、名家讲座和工作坊,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和美学理念带入校园,同时也为画廊挖掘潜在的青年艺术收藏家和爱好者,提升“维度”
在学术圈和年轻精英中的影响力。
想法很美好,前景也很诱人,但第一步就卡住了:如何有效地与高校对接,尤其是与关键决策部门——比如宣传部、团委、艺术学院——搭上线并建立信任?
“直接商业合作函过去,大概率石沉大海。
高校体系相对封闭,对外来的商业机构警惕性很高,特别是我们这种纯商业画廊。”
顾名辰揉了揉太阳穴,语气有些疲惫。
他尝试联系过一位在大学任教的远房表哥,但对方所在院系不对口,也表示爱莫能助。
乐希指尖轻敲桌面:“需要有个有分量的中间人引荐,或者能找到与校方有长期良好合作基础的机构作为桥梁。
单纯靠商业谈判,很难敲开那扇门。”
两人讨论了几个方案,比如通过之前合作过的艺术家牵线(但艺术家大多游离于体制外),或者赞助一些校级学生活动(但见效慢且目标不精准),都觉得不够理想。
晚上回家,乐希眉宇间还带着思索的痕迹。
爱琪正窝在沙里看文献,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他这副样子,便问:“公司遇到难题了?”
乐希脱掉外套,在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把头靠在她肩上,叹了口气:“嗯,跟名辰想开拓高校市场,计划书做好了,找不到敲门砖。”
他简单说了说遇到的困境。
爱琪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卷着乐希的头。
她虽然是搞科研的,对商业运作不熟悉,但也明白人脉和渠道的重要性。
“高校系统确实比较讲究渊源和信任……”
爱琪沉吟着,“我们学校之前搞跨学科学术论坛,想拉企业赞助,也是通过校内很有威望的老教授去牵线搭桥才成功的。”
“是啊,关键就是我们不认识这样的‘老教授’。”
乐希有些无奈,“本来还想让你看看你们学校有没有路子,但你们理工科院系,跟艺术隔得太远了。”
爱琪点点头,她所在的实验室跟艺术学院八竿子打不着。
她努力在脑海里搜索着自己有限的人脉网,试图找到一丝可能。
忽然,一个清丽的身影闪过她的脑海。
她猛地坐直身体,眼睛一亮:“对了!
怎么把她给忘了!”
乐希被她吓了一跳:“谁?”
“沈清歌啊!”
爱琪语气兴奋起来,“清歌!
电影学院的教授!
她不就是高校体系内的人吗?而且电影属于艺术学范畴,跟你们的计划天然契合!
她本人又是教授,由她来引荐或者作为合作顾问,校方的接受度会不会高很多?”
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
乐希猛地拍了下沙:“对啊!
沈清歌!
我怎么没想到!”
沈清歌不仅是高校圈内人,拥有天然的信任背书,而且她的专业领域——电影艺术——与“维度”
想要推广的视觉艺术紧密相关。
由她出面,无论是作为引荐人,还是作为学术支持方参与项目,都能极大地增加项目的可信度和专业性,完美地解决“信任”
和“专业”
这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