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章 第一步就是挑战不可能(4 / 7)
,取样是我们二沙岛所有的一线精英运动员。”苏神这个时候贴了一个打印好的表格道:“我们可以看到30~60m的重复跑,可以提高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磷酸原系统分为ATP供能过程和CP供能过程,即ATP—→ADP+P+E,ATP供能只能维持3秒钟CP—→C+P+E,CP供能只能维持6s。由CP分解释放的能量,合成ATP后,再由ATP分解释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这样可训练ATP分解完后,由CP供能过程。”
“其次就是60~80m的重复跑,组间间歇为3~4min,这个休息时间很重要,不能多也最好不要太少,通常以运动员跑到终点后走回起点的时间为准,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ATP~CP供量,并有效地发展ATP~CP供能能力。80m跑的训练,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磷酸原系统供能,磷酸原系统供能时间只有10s。”
“至于阿志的120米,其实也可以,具体分析在这里,100~120m的重复跑,适当练习120m跑,可提高糖酵解(无氧~低乳酸)训练,并有效地发展糖酵解供能能力,这可提高100m跑的后20m的耐力速度。80m后磷酸原系统供能:ATP—→ADP+P+E(3s),CP—→C+P+E(6s)基本结束,只能糖酵解系统供能:糖——糖酵解(无氧)—→HL(乳酸)+E(45s)补充,从而完成100m全程跑的能量供应。”
“原来如此。”苏承志看到详细的分析后立刻记录下来。
这就是苏神系的不同。
一切都要有理有据,不能是自己凭空捏造。
那样的话,不利于科学训练的推广。
不然开具一张嘴,内容全靠编,那就本末倒置了。
“那怎么安排呢苏总,这个也很重要啊。”苏大伟问道。
“好问题。”苏神点点头道:“目前来看可以分为四步,(1)训练强度一般应达到95%以上。(2)每次疾跑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0s左右(6~15s)。(3)练习重复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降低训练强度,并使供能系统发生改变。(4)重复训练中应保证足够的间歇时间,使ATP得到再合成,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磷酸原提供能量,从而提高肌肉中ATP和CP的储备量及其代谢能力,有利于发展速度素质。”
“尤其是第三点,尤为重要,默会认知和供能系统一定要为了100米服务,千万不能图太多,导致发生变化,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休息时间,这个也是以前大家不注意的一点。我们的运动员训练,从来都不是训练偷懒,反而有时候是训练太过于勤快。很多人都觉得越勤快不是越努力么,越努力就越幸运么?那在短跑里面,还真不是,所以休息,一定要把休息做好,遵循身体的规律,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率,千万不能拿训练量和训练质量兑换了。”
“这里我们还要提一句,就是全世界现在都忽略的一个问题,就短跑项目而言,速度耐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动员无氧糖酵解系统参与供能,同时尽量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肌肉超微结构的损伤。”苏神把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圈了起来,道:“神经系统对于身体的作用,目前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