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8章 你,你又知道了?又是一个新(3 / 4)

加入书签

bsp;   “如果能使小腿与地面的夹角减小,则支撑反作用力与地面的夹角也将随之减小。”苏神过来喝水的时候,瞟了一眼屏幕,就跟着兰迪的话说道。

    “是啊,如果能使小腿与地面的夹角减小,则支撑反作用力与地面的夹角也将随之减小,的确是有可能啊,嗯???”兰迪说着说着,突然扭头看着一边的苏神,愕然道:“这,这你又知道了???”

    自己看着这个数据反馈,还在思考问题的源头在哪里,人家就看一眼,直接就报出了答案?

    而和兰迪这个大师级的教练员说话,那肯定是不能只给一个答案的。

    除了答案,你还要给过程,要给让兰迪可以心服口服的论证才行。

    不然,这种大师级人物,你想要就和普通都市小说里面,给个标准答案,人家就纳头就拜,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情。

    过程,如何拆解如何得出答案的过程。

    才是真正能让人家信服。

    而这个,往往才是最难的点。

    不过这对于苏神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擦了擦汗水,随口就说道:“从跑的技术动作分析,在后蹬阶段,阻止膝关节过分后伸,即可使小腿与地面保持较小的夹角。而传统的“后蹬式”技术过分强调后蹬时膝关节的充分伸展,蹬地角大,小腿前倾小,与地面夹角大,反倒是不利于提高跑的直线性和向前性。虽说跳动中人体水平分力的大小,是由后蹬力量和后蹬角度来决定的,但在后蹬力量一定时,决定因素就取决于后蹬角度的大小,而不是后蹬力量。”

    “那么……”

    “打个比方。”

    苏神在摆放在旁边的白板上,拿出笔来写道:

    “如甲乙两个运动员,后蹬力量f均为100kg,甲的后蹬角为47°,乙的后蹬角为55°,则有:甲:fx=fcos47°=68.2kg、fy=fsin47°=73.1kg。”

    “乙:fx=fcos55°=57.4kg、fy=fsin55°=81.9kg。”

    “两者相比较,答案就出来了,乙的fx只有甲的84.2%,而fy却是甲的112%。显然,甲跑动时的向前性要比乙好。”

    苏神在白板上写完,然后放下笔,道:“这就说明“传统后蹬式”技术较“蹬直式”技术优越,在后蹬时不要求支撑腿过早用力蹬伸,而是等重心移过支撑点较远后才进行后蹬,这样小腿前倾大,后蹬角小,跑动时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小,增大了向前的水平分力而减少了人体向上的垂直分力,提高了人体水平位移速度,利于跑速的提高。”

    兰迪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问道:“那这里有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没有解决。”

    兰迪果然是大师级,看问题都会“刨根问底”,不是你不懂随便看点就可以忽悠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