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7章 谁说我们进入决赛就行?这次(5 / 17)

加入书签

十米三十米。

    整个过程中,劳逸渐渐加深了自己的切线,随着速度不断升高,身体更加靠内。

    这是因为在圆心运动中,合理的身体向内倾斜是关键,既能利用向心力又能保持平衡,倾斜角度要根据弯道半径和速度适当调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在高水平的实战里面做好更加的困难。以前的劳逸肯定做不到这点,强行要做也会非常的生涩,但是随着他实力的不断提高,以及这么多年在二沙岛一直是努力和训练质量对标苏神。

    他终于是可以依靠自己,做到这一些更细节上的微调变化。

    而是他能做到这一点。

    苏神告诉他,他走核心强化的路子没有错,给他指明了方向,解决了疑惑。

    但其次就是。

    他自己的训练质量要跟得上。

    注意了,不是说训练容量。

    而是训练质量。

    这估计是我们国内的传统系教练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通常是把训练容量训练强度训练质量直接挂钩。但事实上在二沙岛在苏神系,这一些都是完全分开的东西。

    拒绝垃圾容量。

    本来就是给身体减负,甚至是提高突破的关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们做的训练容量以前太多了。

    田径队不是篮球和足球队。

    这里向来是训练辛苦着称。

    没有什么田径大爷。

    所以苏神根本就不担心这个方面,他一来就不断的减少原本的训练容量,更科学化的安排训练任务和训练计划针对性的进行提高,而不是以前蛮干苦干放肆干。

    当然这也不是说苏神系他们就不注重训练,这完全是两码事。

    事实上苏神系的训练质量你想要达到。

    非常非常困难。

    光是要求动作做标准做到位,这就是一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情。

    尤其是当你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重量上去之后,这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做好的,尤其是日复一日的做好。但是劳逸可以,整个二沙岛里面除了苏神就只有劳逸能做到这些一丝不苟,做到连苏省都挑不出任何质量上的问题。

    只要你把原本的训练质量训练模式,把他的训练动作规范,他就能够给你一个你预想中的结果,甚至是超过你的预想。

    核心训练人人都知道,这可以说是最入门的未来训练模式,但是真正能做好的能把自己的核心做到真正帮助自己提高专项技能的……

    少之又少。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