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我们承受不起长期‘锁仓’的代价(2 / 4)
p>沈弼领导下的汇丰,其野心远不止于香港一隅。
他锐意推动汇丰的国际化扩张,展现出汇丰作为一家全球性金融机构的雄心壮志。
1985年,沈弼做出了两项震惊国际金融界的重大决策:其一,是斥资高达50亿港元,在香港中环核心地带兴建全新的汇丰银行总行大厦。
这座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杰作,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先进的理念,甫一落成便成为香港乃至全球的地标,它不仅是一座办公大楼,更是汇丰实力与信心的象征,无声地宣告着这家银行的全球抱负。
其二,是在同年,沈弼主导汇丰以31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成功收购了美国第十三大银行——海洋密兰银行51%的控股权。
这笔交易是当时亚洲银行对美国银行的最大收购案,极大地增强了汇丰在北美市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为其全球网络布局添上了关键一环。
这两项举措,一内一外,一实一虚,充分展现了沈弼治下汇丰银行令人咋舌的雄厚资本实力、卓越的战略执行力和放眼全球的视野。
全球股灾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香港股市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暴跌与反弹。
在这场金融风暴的中心,一场更为隐秘却同样激烈的资本角逐正在上演——以娄氏集团为首的华资财团与汇丰银行及其支持的华商巨擘,在股市上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对垒。
双方投入的资金量级已达数千亿港元之巨,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九龙仓战役”。
就在这暗流涌动、胜负难料的关键时刻,一位重量级人物悄然造访了位于中环核心地带的娄氏集团总部。
来访者正是虽已退休,但在香港金融界依然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沈弼爵士。
1986年,沈弼在功成身退之际,因其对香港金融和经济的卓越贡献,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这一荣誉实至名归。
“沈爵士,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何晓,这位娄氏集团的年轻掌舵人,娄半城的继承人,亲自在会客室门口迎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谄媚,也不失礼数。
他身姿挺拔,目光沉静,年纪虽轻,却已隐隐透露出掌控庞大商业帝国的气度。
沈弼步入这间融合了中式典雅与现代简约风格的会客室,目光锐利地扫过何晓,随即朗声笑道:“何生客气了。
久闻娄氏集团后继有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一表人才,气宇轩昂,更难得的是这份沉稳与锐气并存,娄老先生真是好福气啊!”他的赞誉发自内心,眼前的年轻人确实与香港那些常见的、只知享乐的富家子弟截然不同。
何晓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眉宇间凝聚着勃勃的野心和不容置疑的自信,那是一种久居权力巅峰才能淬炼出的独特气场。
“爵士过誉了,晚辈愧不敢当。
您请坐,这是上好的明前龙井,还有现磨的蓝山咖啡,点心是刚从福临门送来的,您随意。”何晓优雅地抬手示意,言语周到,礼数周全。
他深知这位爵士的分量,更明白他此行的目的绝非简单的叙旧。
沈弼也不客套,在舒适的真皮沙发上落座。
他端起精致的骨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清香的龙井,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何晓。
他开门见山,却又带着几分老友叙旧的感慨:“何生,我今日前来,实则是受人之托,做个中间人。
虽然我已退休,但汇丰毕竟是我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地方,看着它如今在市场上与你娄氏集团针锋相对,渐显疲态,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无法袖手旁观啊。”他话语坦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何晓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他心中明镜一般,沈弼的“受人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