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下山之志(2 / 4)
事...\"
我放下手中的药铲,认真看着儿子年轻的面庞。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能看见细小的绒毛,那是尚未褪去的稚气。
\"你真的很想去?\"我问。
程明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七中的升学率全省第一,而且有最好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他顿了顿,\"就是...离家太远了。\"
我摘下手套,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去吃早饭。这事我们边吃边聊。\"
餐桌上,林素准备了清粥小菜和刚蒸好的茯苓馒头。程明的同学李浩已经坐在桌边,见我们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程叔叔早!昨晚打扰了。\"
\"不必客气。\"我示意他坐下,\"听明儿说你对药膳感兴趣?\"
李浩推了推眼镜:\"我妈妈身体不好,常年吃西药,副作用很大。昨天喝了您的四神汤,感觉比吃药还舒服,所以...\"
我仔细观察这孩子的面色:苍白中泛青,眼下有淡淡的黑影,是典型的用脑过度、气血两虚的表现。
\"你每晚学习到几点?\"我盛了碗粥递给他。
\"凌晨一两点吧。\"李浩不好意思地说,\"高三了,得抓紧。\"
我摇摇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你这样透支身体,再好的药膳也补不回来。\"我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瓷罐,\"这是安神茶,睡前喝一杯,能帮你早些入睡。\"
李浩感激地接过,小心地放进书包:\"谢谢程叔叔!\"
早饭过后,程明送同学下山。我站在院门口,看着两个少年的背影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秋风送来阵阵药香,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素素,\"我转身对妻子说,\"我想去趟道观,和观主商量下山的事。\"
林素正在晾晒衣物,闻言停下动作:\"决定了?\"
\"嗯。\"我点点头,\"明儿若去成都,我们就一起下山。在城里开个小店,既能照顾他,又能传播药膳之道。\"
林素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其实我早准备好了。\"
\"准备什么?\"
\"这些年你每次研发出新药膳,我都偷偷记下了制作过程和客人的反馈。\"林素走进屋里,取出一个布包,\"喏,都在这儿呢。\"
我打开布包,里面是厚厚一叠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食谱和心得。有些页面还贴着干花标本,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翻看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妻子一直在默默支持着我的药膳研究。
\"你...\"我喉头有些发紧,\"什么时候开始记的?\"
\"从明儿出生那年。\"林素的眼睛里闪着温柔的光,\"记得吗?他百日咳,你三天三夜没合眼,研制出那个梨膏糖。\"
我当然记得。那时儿子咳得小脸通红,我翻阅了所有医书,最终用川贝、雪梨和蜂蜜熬制成膏,才止住了他的咳嗽。
\"这些...\"我翻动着纸页,\"比我的笔记还详细。\"
林素得意地笑了:\"你只管研究药理,我负责记录实际效果。哪个客人吃了有效,哪个不适应,我都记着呢。\"
我一把抱住妻子,闻着她发间熟悉的皂角香气。二十多年的相伴,我们早已心意相通。她早知我会做出下山的选择,并为此准备了多年。
\"我去道观了。\"松开怀抱时,我说,\"中午回来吃饭。\"
\"记得去李婶家一趟,\"林素叮嘱道,\"她腰腿痛的毛病又犯了,上次给的药酒快用完了。\"
下山的路我走了无数遍,今日却觉得每一步都格外清晰。路边的野菊花开得正盛,我采了几朵,准备晒干了泡茶。转过一个山坳,太清观的红墙已映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