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九转回春(3 / 3)
...汤...\"他握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欣慰。
三天后,张老先生安详离世。在他的追思会上,我们熬了一大锅\"九转回春汤\",免费分发给前来的老街坊们。
\"老张走得体面,\"陈老红着眼圈说,\"最后还能喝上你们爷俩亲手熬的汤,福气啊。\"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程明。葬礼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然后拿着修改过的商业计划书来找我。
\"爸,我重新规划了App的国际版。\"他的眼神坚定而清澈,\"不追求快速扩张,而是扎实地做好每一款药膳的本地化适配。至于'九转回春汤'...我决定不商业化了。\"
我惊讶地看着他。
\"这样的方子,\"程明继续说,\"应该像师父传给您那样,师徒相授,心手相传。我会把它写进毕业论文,但核心工艺只传授给真正理解药膳之道的传人。\"
我眼眶湿润,紧紧抱住了儿子。这一刻,我确信药膳之道后继有人。
春节过后,我们与\"Vitalis\"达成了有限合作——只授权几款基础药膳的海外生产,核心配方仍由我们掌控;同时,他们投资App的国际版开发,但不干预内容。
签约那天,莫里斯好奇地问:\"程先生,您儿子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我望向正在用流利英文与技术团队交流的程明,微微一笑:\"因为他明白了,药膳不仅是生意,更是责任。\"
春天来临的时候,程明在药膳馆的后院开辟了一个小小的\"传承角\"——每周六下午,他在这里免费教授药膳基础知识,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九转回春汤\"则被我们进一步完善,成为针对特定体质的调理方剂,只在最需要时使用。程明还为此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传统医学研究》上,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五月,程明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更令人惊喜的是,学校特聘我担任客座教授,与程明一起开设\"药膳理论与实践\"课程。
\"爸,\"毕业典礼后,程明兴奋地说,\"我想继续深造,攻读中医药膳学的研究生。刘教授已经同意指导我了!\"
\"好,好啊!\"我连连点头,心中满是欣慰。
夏天的一个清晨,我和程明再次登上青城山。太清观的桃花开得正艳,师父的灵位前香烟袅袅。
\"师公,\"程明恭恭敬敬地上香磕头,\"我会继续钻研药膳,不负您的期望。\"
玄诚师兄在一旁微笑颔首:\"明儿有出息了。程远啊,你这徒弟收得好。\"
下山时,程明突然问我:\"爸,您后悔下山吗?\"
我望着山间缭绕的云雾,摇了摇头:\"不后悔。药膳之道,本就在人间烟火中。\"
回到店里,我在《青城药膳录》上写下最后一章:\"癸卯年夏,明儿学成毕业,九转回春汤终得完璧。此录传至今日,已历三代。吾老矣,然见药膳之道后继有人,且与时俱进,老怀甚慰。愿后来者,既守本真,又不拘泥;既尊古法,又敢创新。如此,则药香永续,济世无穷。\"
合上书稿,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封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门外,程明正在指导一群年轻人辨认药材,欢声笑语传入耳中。
我知道,属于我的药膳故事即将落幕,而程明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