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走向世界,不计成本(2 / 3)
。
他挂断电话,重新面向台下。
霎时间,无数记者们早已按捺不住,如同潮水般涌向前排。
日本《读卖新闻》的山口昌宏第一个抢到提问机会,他的问题尖锐而直接:
“邵先生!惊人的演示!请问‘传音一号’目前的跨国通话功能,是依赖于特定的运营商协议,还是基于通用的蜂窝网络标准?未来是否计划与日本NTT等运营商合作?”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紧随其后,关注点在于商业竞争:
“邵先生,摩托罗拉DynaTAC预计售价超过4000美元,而您公布的2999美元价格极具竞争力。这是否意味着浪潮科技在成本和供应链上取得了巨大突破?您如何看待与摩托罗拉即将到来的正面竞争?”
暹罗记者则更关心本土化:
“邵先生,您提到首批上市地区包括曼谷,请问沃达丰在南洋的网络建设进度如何?未来是否会与当地电信公司合作,降低服务资费?”
邵维鼎从容不迫,筛选了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而有力的回答,强调了技术在发展、网络在扩展、成本会随着规模效应而逐步优化。
将现场热烈的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后,他终于将话题引回正轨。
他示意工作人员掀开了第一张一直覆盖着的红布。
“很多人或许会好奇,”
邵维鼎在舞台中央,慢慢踱步:“为什么在港岛,能诞生像浪潮科技这样的企业,能在移动通信这样的尖端领域抢先一步?”
“我想,答案很简单:技术为本,用户为先。”
他环视全场,继续阐述鼎峰的理念:“过去一年,鼎峰不仅推出了多款家电新品,更投资了众多科技创业公司,持续构建港岛的科技生态。”
“我们将每年利润的40%投入研发,并积极与港岛、内地乃至全球的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
“正是这种对技术近乎偏执的投入和决心,支撑着我们快速迭代,才能打造出‘传音一号’,也让我们在冰箱、彩电、电饭煲等民生电器领域,实现后来者居上。”
“这就是鼎峰:锐意革新,持续进取,勇攀高峰。”
演讲完毕,他正式开始介绍屈臣氏品牌旗下的新一代电器产品:更节能的电饭煲、容量更大设计更优的三门冰箱、画质更清晰的彩色电视机……
每一款产品都体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度观察和技术迭代的成果。
……
与此同时,远在韩国汉城,一间狭小的公寓内。
金恩俊,一位曾在美国留学并在仙童半导体工作过的韩国工程师,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上TVB卫星台的直播。画面中邵维鼎的演讲,字字句句敲击着他的心。
他在美国见识过最前沿的科技,怀揣着技术梦想回国,却发现在韩国,除了进入政府研究机构或依附于三星这样的大财阀,几乎别无他路。
前者缺乏实践舞台,后者则令人窒息,只能成为庞大机器上一颗丧失自主权的螺丝钉,薪资和发展都远不及预期。
他渴望创业,渴望将技术转化为产品,但在韩国,几乎没有风险投资会青睐他这样的独立创业者。
此刻,听着邵维鼎阐述对研发的巨额投入、对创业公司的倾力扶持,看着港岛那边如火如荼的科技氛围,金恩俊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这种事做不了假,一查便知。
毕竟他回国之后,这个名字的知名度都快赶上韩国大统领了。
“技术为本……每年40%利润投入研发……投资创业公司……”
金恩俊喃喃自语,眼中重新燃起炽热的光芒,“也许港岛才是我应该去的地方?”
有他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在首尔、在东京,乃至在湾岛省各大城市,都不在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