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党同伐异(4 / 4)
nbsp; “宣传部认为,”赵盾小心翼翼道:“宣传部认为,清理叛逆应该扩大化。不能再仅限于过去那种常规做法。”
刘玄微微点头,若有所思望向赵盾,笑着问道:“扩大化?”
“对,先前我们只是看民众是否存在犯罪行为,也就是是否叛国,以此为标准来判定他们是否有可能堕落为欧洲侵略者的帮凶,现在我们的目光应该更加广阔。”
皇帝抬起头,面带疑惑道:“广阔?”
赵盾连忙解释:“正所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叛徒就像海绵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刘玄沉默不语,过了好久,才道:“也罢,就按宣传部的想法去做。”
抓奸细是大齐朝廷的保留项目之一。
每当帝国面临严重危机时,报社杂志总能爆出以下新闻:
某某藩太学生收受法国人50万法郎,通过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将本藩飞行基地的飞艇数量,降落频次等关键信息整理送送给法国人。
某间谍组织以50万英镑作为诱饵,唆使天心城兵工厂清洁工,从废纸篓中获取关键机密,帝国新式步枪参数就这样被泄露给了不列颠人。
类似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
真实情况是,帝国在军事领域——至少在轻武器生产领域,其生产工艺水平是远远落后欧洲同行的。
如果不是欧洲间谍组织具有某种古典武器收藏癖好,很难相信他们会耗费这么多物力人力,窥探齐国军事机密——如果帝国真的有这种东西的话。
不过帝国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对此深信不疑,这种坚信与生俱来不可磨灭,并在帝国新闻舆论的反复宣传下,愈发坚信不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