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利剑(1 / 4)
伟大的齐英战争终于结束,然而战争的威胁却并没有远去。
英国人带着他的欧洲伙伴,走了,留下满目疮痍的战场以及混乱的东南藩镇。
皇帝刘玄已然没了最初继位时的雄心壮志,决口不再提及“将这片土地上的苦难民众从泥泞中解救出来”“大一统乃是万恶之源”之类的话语。
他变得比父亲还要保守。
皇帝现在最关心的是赋税收入,各藩藩主对天心城的态度,当然还有议会愿意让渡多少权力给皇帝。
现在皇帝的口头禅是这样的。
“这虽然不符合法律,不过在我国有过先例,是否可以突破法律!”
“不要用法律来”
是的,一百年前的大齐皇帝可以因为一句话随意杀人。
刘玄对他的祖宗,也就是暴君刘招孙,对这位大齐开国皇帝的所作所为,越发理解并且羡慕。
可惜这是一个皇权式微的时代。
好在经历这场战争,中卫军和蓑衣卫的势力得到显著增强,皇帝陛下直接掌控的军队,人数从三年前的区区八百人(主要为礼仪队),猛增到现在的三万人。
三万装备新式火枪火炮(包括拥有上百艘飞艇)的精锐部队,是一支任何藩主都不敢小觑的军事力量。
总之战后天心城权威得到空前加强,那几位敢公开反对皇帝或议会的藩主,或是失踪,或是身首异处,各藩对天心城已经不在构成威胁。
然而最终的胜利并不属于皇帝,更不属于大齐。
帝国百业凋敝,百废待兴。
尽管欧洲人放松了制裁,尽管欧罗巴停止了对关键技术的卡脖子,然而,大齐经济仍然不见起色。
民众生活甚至比战前还要困苦。
匮乏。
物质的匮乏,精神的匮乏。
面包是没有的,黄油是没有的,连老天心城人最爱吃的牛杂面,据说也要限量供应,普通人每周最多只能吃两碗。
尽管很不情愿,议会还是一致决定,继续推行战时经济政策。
一切都需要配给,都需要计划····
战争结束了,英国人走了,可是议会在战前许诺给民众的幸福生活,现在却离他们越来越遥远。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