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伊娃的毕业典礼(1 / 3)
清晨的风从操场穿过礼堂,吹起一排蓝白相间的三角旗。
旗子上印着同一个图案:一盏小小的灯,一粒发芽的种子,
今天,“执火者学院·千校计划”的第一届毕业典礼在地球主校举行。
广场四周是用旧钢梁改造的立柱,立柱顶端嵌着来自不同灯塔的微型信标灯,像一圈安静的星群。
台下坐满了穿各色校章的年轻人:有来自绿洲花园的、来自蔚蓝系的,也有从掠夺者新约社区走出的混族少年。
他们衣服上的金属扣被晨光一照,齐齐亮了一下,像一片细碎的浪。
台前,安魂塔的影子在地砖上缓缓移动,像一只巨大的温柔指针。
今天,他们将从塔的影子里走出去,走到各自的小门口前守一守。
大钟敲到九点,“主会场—分会场—远程联席”的三重直播同时亮起。
伊娃穿一身极简的深蓝长外套,没有佩戴任何耀眼的饰物,只有胸口那枚“无名徽章”。
她站到话筒前,声音不高,却把礼堂里的空气捋得很顺:
“第一届毕业典礼,开始。”
“请全体毕业生起立,面向灯塔群,面向安魂塔,宣读誓言——”
数千人的脚步声像潮水一起站稳。
誓词很短,只有三句,来自那本已经走进千校的《执火者手册》:
我不夺火——我尊重每个生命的火。
我不独火——我在制度中与人同守。
我不失火——我在岗位上把夜交给清晨。
三句誓词之后,是三秒的安静。
风从旗阵里穿过,带出一串细微的“悉悉”声,像纸页被翻过。
有人在第三排轻轻吸了一口气;有人在边廊抬头,看见了信标灯极轻的一闪。
誓言不长,路很长。
伊娃点头:“坐。”
大屏幕切换成“岗位分配板”。
这是“千校计划”的骨架——职业框架已经跑通:
灯塔值守序列:围界工程、时钟同步、风险预案
社区健康序列:跨族医疗、心理支持、应急救护
教育传播序列:《手册》课程与“螺丝学”实践
生态修复序列:水土恢复、微型碳农场、土壤工程
公共工程序列:星门维护、航线风控、材料试验
每个序列都挂着导师机制的“匹配锚点”:带教人、试岗周期、考核标准与“撤回权”。
“我们按‘志愿—能力—缺口’三维叠加。”教务官在侧屏解释,“每个毕业生都配一名首席导师、一名侧向导师。三个月试用,任何一方可申请调整。”
第一组名字上墙。
“林念,灯塔值守序列—曙光中枢外环二线,导师:雷枭。”
“到!”一个短发女孩挺直背,眼睛亮得像刚上油的钢丸。
她志愿是一线。现实如她所愿。台下传来一阵小小的掌声,有人吹了声很轻的口哨,很快又收住。
第二组。
“阿莱(掠夺者新约社区),社区健康序列—绿洲花园东区门诊,导师:苏离(远程组)。”
“到!”男孩站起来,面颊上的微片层在光下轻轻发亮。
他原本报的是“星门维护”。屏幕角落弹出“岗位缺口提示”:“东区门诊—跨族儿科,缺口二十七。”
他沉了一下,但很快点头,朝屏幕行礼。
伊娃在台上对他微微颔首——梦想与岗位,从不是对立,而是顺序。有人要先把孩子抱稳,星门就会有人去修。
第三组,出现了第一条调整建议。
“穆七,教育传播序列—诺亚校园巡回讲师,导师:‘螺丝学’联合教研组。”
穆七原志愿为“航线风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