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校园计划的启动(2 / 3)
李航走到她身后看了一眼结果,眉头依然没松开:“可这些方案再好,也只是纸面推演。我们现在每一毫秒的算力都在对抗真实威胁,真的要分资源给他们跑测试?”
“你不觉得奇怪吗?”陈帆忽然问。
李航转头看他。
“那个握手信号,持续十一秒一次,既不加密也不传输数据,就像……在观察我们的反应模式。”陈帆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最近七十二小时的所有异常连接记录,“它不怕被发现,说明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测试。”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你是说,对方也在练兵?”周婷低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42校园计划的启动(第2/2页)
“所以我们也得开始。”陈帆按下确认键,启动“校园计划”的第一阶段部署指令,“真正的对抗不会只发生在机器之间,而在下一代人怎么理解这套系统。”
命令下达后,系统自动生成权限分配策略。实验室获得低优先级测试通道,可调用非核心模块进行模拟演练。所有操作均受自动审计机制监控,一旦触发风险阈值,立即隔离并报警。
与此同时,每位参与学生的档案被同步录入成长追踪系统。模型不再只看当前方案的质量,而是分析其改进路径、协作偏好和抗压表现。五名学员被标记为高潜力对象,其中三人进入中期培养名单。
李航重新调度后台资源,为学生端测试环境设置了独立沙箱。他一边检查防火墙规则,一边问:“如果他们中有谁中途退出呢?或者被其他机构提前签下?”
“那就说明我们还没做到最好。”陈帆说,“真正能把人留下的,不是合同,是让他们看到自己能走多远。”
他说完这句话时,主控屏上正好跳出一条新消息:
【首批学生方案完成首轮压力测试】
行为日志压缩模块:性能达标,建议纳入下一版本迭代候选
密钥轮换机制:基础逻辑通过,需补充边界容错处理
生物识别优化组:误识率下降至9.8×10,系统自动授予“初级算法贡献者”标识
周婷看着最后一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两下。她没笑,但眼神亮了一下。
“以前是我们一步步把系统搭起来。”她说,“现在有人开始往里面加东西了。”
“不只是加东西。”陈帆走到量子模拟器旁,伸手碰了碰外壳。金属冰凉,内部仍在维持极低温状态,“是在让系统学会生长。”
李航关闭了调试日志,却没有合上终端。他知道这一步跨出去,就意味着团队的工作重心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攻坚。未来的防线,必须由更多双眼睛共同守卫。
夜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