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吴三桂的考量(2 / 2)

加入书签

清高层,已经把这个人的性格摸透了,吴三桂此人说他会对大明朝誓死效忠,简直就是个笑话!

他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精致利己主义之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建立在保存自己实力,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此人绝不会放弃日后大好的前途和荣华富贵的生活,去甘愿把性命搭上给大明朝廷效忠的!

不然他也不会在崇祯皇帝颁诏令他入关勤王时,磨磨蹭蹭,走走停停,故意消磨时间。

也不会在大顺军围城时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放弃了关宁军对农民军具有优势的骑兵冲阵,而是选择一味地和谈,避战。

若不是崇祯皇帝依靠自己前前后后的部署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拐跑了一万名关宁军步骑。

否则经过这么久的京师附近大战后,回过头来,你就会惊讶的发现,吴三桂入关而来带来了多少关宁军,数次大战过后,他麾下的关宁军居然没有一兵一卒的损耗,还是原来的那些数万关宁军!

他还是那个手握重兵,不管是谁都不得不忽视的“吴大帅”!

现在,吴三桂虽然归顺了满清,但他对满清也谈不上什么忠心,他只想利用手中的筹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他并不想给这个只是一名护军统领的武将透露更多有关大明朝廷和崇祯皇帝的信息,他要等几日,见到摄政王多尔衮后,他才会好好的和这名在满清朝廷中具有实权的人物讨价还价,最后达到自己想要的地位。

所以他只是一味地对着鳌拜灌酒,说一些不痛不痒的片汤话,绝口不提崇祯皇帝就在近在咫尺的京师城内。

这擒住大明皇帝陛下的头功,可要自己亲自来做啊!怎么能让鳌拜这个莽夫抢了先呢!

这也算是变相的帮了一次大明朝廷。

“我已经仁至义尽,希望那些溃兵能够将消息带回京师,你崇祯小儿要是再像以前那样优柔寡断,犹犹豫豫。那只需等待数日,我和建奴的摄政王多尔衮谈好后,可就要兵临京师城下了!到那个时候,你可不要怪我心狠手辣!我的大明皇帝陛下!”吴三桂一边在内心深处自言自语道,一边仰头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