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匠技司(1 / 2)
屋内,崇祯皇帝兴奋地在屋内转了好几圈,期间大笑声不断。
等他发泄了一会儿后,转头用手指着此刻有些发懵,还没有清醒过来的范景文说道:“朕准备提拔你当我大明朝的内阁首辅,朕要改变我大明朝堂上诸多腐朽之处,大司空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直到这时候,范景文才微微回过神来,他内心震动不已,在心底呐喊着:
“莫不是我临死前出现了幻觉,陛下怎的突然像似变了个人一般,居然没有大发雷霆,居然也没有对我治罪下狱。反倒看起来很开心,让我当内阁首辅?这不是在做梦吧?”
这位老大人当机立断,用手狠狠地掐了数下大腿,一阵阵的疼痛袭来,这不是幻觉!
看着眼前的崇祯皇帝微笑着盯着自己,这位时年五十八岁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白须老大人不由得热泪盈眶,他抬起袖子抹了抹眼泪,郑重的跪倒,发自内心的诚恳说道:
“臣,遵旨!吾皇虚怀若谷,圣明无双!我大明中兴有望!微臣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臣愿冲锋在前,为陛下扫除我大明朝堂上的百般弊病,还我大明朝堂一个风清气正的朗朗乾坤!”
“好!好!好!”崇祯皇帝拍着手掌,连说三个好字,走上前去,又亲自扶他起来,重重握住老大人范景文的手掌,不停的摇晃着。
屋内的王承恩和汤若望看到这幅君臣和谐的画面,皆纷纷露出微笑,为此而高兴。
汤若望更是上前一步,用有些蹩脚的中文话语,拱手祝贺道:“恭喜大明皇帝陛下,又得了一个镜子,不过在下想知道第一个镜子是谁啊?”
闻言,穿越到崇祯身上的李世民内心有些无语,本来都没人注意这个口误的细节问题,偏偏这个连中国话都说不利索西洋人,居然抓住这个不放,还问了出来。
此刻连一旁的范景文也由不得好奇起来,难道我大明朝堂之上,居然还有第二个人,在自己之前,胆敢将大明朝廷内这些根本性的弊端一一给崇祯皇帝说出来吗?
“是啊!陛下,我大明朝居然还有此等人物,请陛下说出此人来,微臣也想好好拜会这位人杰!”范景文眼神热切,一副找到了知己的激动模样!
“呃……这……”崇祯皇帝此刻有些哭笑不得。
“陛下放心,臣只是秘密单独拜会,绝不会大肆张扬,只想见见此等人物!微臣此生心愿足矣!”范景文看到崇祯皇帝面露迟疑,立马信誓旦旦得补充说道。
突然,崇祯皇帝灵机一动,他轻咳一声,装模作样的开口道:“咳咳……实不相瞒,朕的第一面镜子,便是朕自己了!”
见众人眼神中纷纷流露出“不信”的表情来,范景文更是眼神幽怨的盯着自己,好像是自己故意不愿意透露实情一样。
“哎呀,真是朕自己,大司空,汝熟读史书,难道未曾听过唐太宗李世民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嘛,而朕的第一个镜子便是朕自己,朕要借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言,时时勉励,经常自省,这样才能使我大明得以中兴呐!”
崇祯皇帝摇头晃脑,语气坚定的对几人解释道,这才使几人信服。
屋内的三人自然又是对崇祯皇帝的“镜子”圣训交口称赞,大拍马屁!
“好了好了!”崇祯皇帝伸手抹去了额头上渗出的汗水,摆手让几人坐下,开口道:“破除我大明朝政内的弊病,千头万绪,不可操之过急,还要徐徐图之,首先,就要先从山东省内开始!”
“工部尚书范景文听旨!”崇祯皇帝下令道:“朕命你即刻先将兖州府内匠户集中起来,让他们和普通民户一样,每户分十五亩田地,而且,朕还要废除他们的匠籍,花银子招聘他们来我大明工部内研制火器!范爱卿,你给他们说,若是能通过考核,进入工部研制火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