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阎应元(二)(2 / 2)

加入书签

就想对这些大明朱家的蛀虫王爷们动手了,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大多数都是贪得无厌的东西,在地方上肆意兼并当地的土地,还一个个每年向大明朝廷讨要禄米,最多时,一年光宗室的开支就占了大明财政的三成之多!

后来,朝廷陆续停止了宗室禄米的发放,也给他们在政策制度上松了绑,允许他们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比如如今的在山东的济王朱帅钬,就是通过科举当上了香河知县。

但是这只是少数的情况,很多大明的宗室子弟游手好闲惯了,根本不会去做这些在他们眼中属于平民百姓之类的“低贱”营生。考科举吧,又考不上,然后他们就躺在自己祖辈之前兼并下的土地上面,继续吸食着民脂民膏。

就算有一两个如同唐王朱聿键一般心怀天下的藩王宗室,想着为大明出力,但是那也只能算是凤毛麟角罢了!

这不,被李自成的大顺军吓得跑到浙江台州一带的鲁王朱以海,这段时间,听说崇祯皇帝将在山东的流贼都赶跑后,立马给崇祯皇帝写信,称他要带着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大批家眷,要返回封地兖州府,继续当他的逍遥王爷。

而且他还要伸手向崇祯皇帝要数万两白银的路费。

结果,崇祯皇帝只是随手将他的书信丢进火盆,根本不加理会。

如今阎应元的这篇文章一写出来,崇祯皇帝可算是找到“知音”了!

所以两场考试综合下来,崇祯皇帝毫不犹豫的将本次科举考试的状元定为了此人!

……

奉天殿内众人听闻崇祯皇帝不公布状元郎本次恩科考试的夺魁文章,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不过既然皇帝陛下都说了是机密了,他们也就无法目睹状元郎的大作,仅仅是有些遗憾罢了!

随即阎应元站到了孙和京和张煌言的中间,至此,大明崇祯十七年,甲申科科举考试的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至此到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