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西清之战(1 / 2)

加入书签

崇祯皇帝他老人家在亲眼看到开封变成泽国的情况后,当即决定迅速的收纳河南省内因为黄河决堤,导致无家可去,缺衣少食的河南百姓。

他不仅将北上调集军粮全部拿出来,给百姓设立粥棚,还让人四处宣传,称大明皇帝在河南归德府广收流民,来了不仅有热粥喝,还能参加府兵,名下能分到一块属于土地等福利政策。

这一顿宣传可不得了,如此丰厚的条件,直接将开封府内几乎所有无家可归的百姓都吸引过来了。

崇祯皇帝迅速接收了大量的人口,别看现在这些成千上万张吃饭的嘴,他们大嘴张开都需要粮食救济,可一旦撑过这段时间,将大明朝廷的在中原百姓中的民心扭转过来,那日后收复中原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唾手可得?

更何况,那可是李世民啊!能做赔本的买卖?像这样不仅不用打仗,还不用流血牺牲,不用给战饷和抚恤银,仅仅给一口吃的,就能召来一名为大明卖命的府兵的买卖,天底下哪还有这么好的事?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都有些想要感激想出让黄河决堤这个办法拖延明军的“人才”了!

黄河这么一决堤,这不把河南省大部分百姓都逼到自己这边了吗?

只要有人,就有一切!

虽然如今河南开封府内大面积地方都成了“黄泛区”,黄河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都将开封府附近的土地上面厚厚的覆盖上了一层黄沙,将原本能用于耕种的土地,大多都给变成了沙荒地区。

自己也确实无法带着大军短时间内穿过这片土地,去往潼关支援李自成。

但是这种“黄泛区”的形成,也有好的一面,确实让他有利于继续在河南省内推行“府兵制”。

崇祯皇帝于是将投奔他而来的开封府以及附近府县受到黄河决堤波及的百姓们组织起来,重新丈量土地,分配军田,组织新晋的府兵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上除沙深耕,深翻土地,尽快恢复土地的种植能力。

这些无家可归的河南百姓,一听说是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治沙,纷纷热情高涨,他们一边在口中称颂着崇祯皇帝的仁德,一边热火朝天的治理着被黄河决堤祸害过后的土地。

勤劳勇敢的中国百姓们,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灾害,永远不会气馁,只要有人在,他们永远都会有生的希望,他们总会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来,在废墟上重建出自己的崭新的家园来!

只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才会在数千年来,历经无数磨难坎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于是,穿越成崇祯皇帝的李世民,就先暂时留在这里,带领着河南百姓开始尽快清理泥沙,恢复生产,训练府兵等一系列活动。

他并不仅仅只会上马打仗,他还会下马治国。要知道,最后大唐最后给他李世民的谥号可是一个“文皇帝”啊!

……

而一路南下的肃亲王豪格,带着两黄旗的旗丁,终于抵达了湖广重镇,襄阳城外。

豪格之所以选择襄阳,作为首攻目标,主要还是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襄阳所处的南阳盆地是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重要特点。

襄阳府城地处南阳盆地的南部,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豪格和鳌拜以及成为谋士的侯方域,他们一同在研究襄阳重要的地理位置时发现,只要打下襄阳,向西可以直入关中,还可以经过汉中,攻入陇西,从西南绕后,给与大顺李自成痛击。

向东,则可以进逼德安,承天二府,控制长江上游,对大明朝廷的长江防线造成巨大的压力。

侯方域更是提出,当年西晋灭吴,隋灭陈,蒙古灭南宋,都是对襄阳取得的绝对的控制之后,进而对江南的政权采取了源源不断的进攻和打击下,处于江南的政权,无力招架,这才导致灭亡的!

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