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袄刚上身,全村眼睛都红了(1 / 3)

加入书签

冬至这天,天还未亮透,灰蒙蒙的,像一块未染匀的土布。

林家新砌的土坯房里,窗棂紧闭,挡住了刺骨的寒风,屋内却早已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林英站在一张宽大的八仙桌前,神情专注。

她的手轻轻一挥,从空间里取出三张油光水滑、毫无瑕疵的完整紫貂皮。

紧接着,又取出两张厚实柔软的猞猁绒毛,毛色纯净,一看便知是极品。

最后,她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捆雪白的棉布,铺展开来。

这布料与村里人常见的粗麻土布截然不同,它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纹理,触手温润,宛如天边的云絮。

这是她用空间灵土催生了七个昼夜的棉花,亲手纺织而成,蕴含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灵气。

林招娣站在一旁,局促地绞着手指,低垂着头,不敢看桌上那些贵重得晃眼的东西。

她身上的旧棉袄洗得发白,裤脚用粗麻绳胡乱捆着,防止磨损。

林英抚摸着那如云的白棉布,目光柔和地落在妹妹身上,声音轻而坚定:“招娣,你在学堂里被人嘲笑,不是你的错。”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一丝冷意,“是这个世道太苛刻,让穷人家的孩子,连拥有一件完整的衣裳都成了一种奢望。”

招娣的眼眶瞬间红了,滚烫的泪珠在里面打着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林英拿起一匹染得鲜艳夺目的红棉布,猛地一抖,布料在空中划出一道绚丽的弧线。

灯光下,布面上用同色丝线织就的梅花暗纹若隐若现,流光溢彩。

“今天,姐姐就给你绣一朵梅花,让它开在风雪里,永远不向任何人低头。”

这话语,像一粒火种,点燃了招娣心中微弱的光。

昨天傍晚,村里德高望重的老石匠亲自登门,身后跟着镇上有名的孙裁缝。

孙裁缝本是极不情愿来这穷乡僻壤的,嘟囔着不接“乡下人的脏活累活”。

可当老石匠将林英给的样品白棉布浸入水中,再捞起时,他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那布料竟丝毫没有缩水变形,水珠在上头滚落,如过荷叶。

他再定睛去看林英递来的那几张皮子,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紫貂皮毛根根顺滑如油,皮板柔韧,最不可思议的是,上面连一丝血污腥气都没有,干净得仿佛是凭空长出来的一般。

孙裁缝当了一辈子裁缝,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皮料。

他那点傲气瞬间烟消云散,当即拍着胸脯,表示这活他接了,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手艺来做。

他果然没有食言,连夜赶工,天还未全亮,就亲自将三套崭新的冬装送了过来。

招娣的是一件正红色的棉袄,领口和袖口都镶了一圈雪白的兔毛,衬得她的小脸粉扑扑的。

前襟最显眼的位置,一朵傲然绽放的梅花绣得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凌冽的清香。

林建国的则是一身藏蓝色布衫,配着黄澄澄的铜扣,肩线笔挺,腰身合体,穿上后整个人都精神了,像个城里来的小干部。

最小的小栓,得了一顶可爱的虎头帽,额头的“王”字威风凛凛,两只耳朵旁缀着红绒球,帽后还连着厚实的护颈棉帘,将后颈和耳朵护得严严实实。

孙裁缝临走时,还有些不好意思地从包袱里掏出一条女式的烟灰色呢裙,悄悄塞给林英:

“林姑娘,那些料子裁剪后还剩下些边角,我瞅着扔了可惜……就给你自己做了这条裙子,厚实,防雪又防风,你别嫌弃。”

林英微微一怔,看着裁缝眼里的真诚,郑重地接了过来。

她没有多言,转身从屋里拿出一张处理好的鹿皮票,塞回孙裁缝手里,沉声道:

“多谢孙师傅!这是工钱尾款,年底了,咱们账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