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她把药渣埋进祠堂地基,全村炸了锅(2 / 3)
。
有人俯身捧水,指尖触到水面时,竟觉一股暖流自指尖窜上手臂。
冷四爷蹲下去,捧起水凑到鼻尖,突然“扑通“跪下:“养心泉!
我爷爷说过,乾隆年间祠堂底下出过这水,喝了治心慌喘咳!“
人群炸成一锅沸粥。
三奶奶颤巍巍捧水喝了一口,喉咙里滚动的咳嗽声立刻轻了,像被什么温柔地抚平;
栓子娘抹了把脸,三十年的风疹块竟消了红,皮肤触感光滑了许多,她愣愣地摸着脸颊,仿佛不认识自己的脸。
族老们挤到前面,张着嘴说不出话。
林英站在人堆外,看着泉水漫过自己的鞋尖,布鞋吸了水,沉甸甸贴着脚面,凉意却顺着脚心往上爬。
她突然开口:“这不是祖宗显灵。“
喧哗声骤止。
“这水是药引。“她往前走两步,泉水浸湿裤脚也不在意,“我把这七日晒药剩下的渣子拌了寒潭水,埋在地基里,药渣润了地脉,才引出这带药性的泉水。“
她指了指冷四爷怀里的罗盘,“要是信我,新祠堂一半做药坊,一半做学堂。药坊教种药制药,学堂教识字算账,祖宗护着的,该是活人过好日子。“
周大夫不知何时挤了过来,他捧起泉水尝了尝,花白的眉毛抖了抖:“确实含着黄精、雪莲的药性,地养之方,古医书里有载。“
“放肆!“一声断喝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吴仲仁穿着藏青中山装挤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戴眼镜的年轻人。
他扶了扶金丝眼镜,目光像刀似的剜向林英:“以药渣污宗祠地基,这是亵渎祖宗!县领导都在这儿……“
他指了指人群后的王书记说,“我刚接到县医院电话,说那药泥里有不明结晶!“
林英冷笑,弯腰从地基里抠出块泥,当众用寒潭水冲洗。
泥块化开的瞬间,细小的金丝在掌心闪了闪,正是黄精药髓结晶,触感微凉,像冰粒融化前的最后一瞬。
“吴副院长说这是蛊物?“林英抬高声音问:“那请解释,为何这'蛊物'能引出救命的泉水?为何三奶奶喝了不咳了?为何栓子娘的风疹消了?“
吴仲仁的脸涨得通红,盯着那汩汩清泉,心头一紧,靠山屯若自产良药,谁还去他开的‘济世堂’买高价丸散?
王书记咳了两声:“老吴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陈默适时挤到高台上,手里举着泛黄的纸卷:“我和林英商量了,新祠堂立双碑……“
他展开纸卷,左半是《靠山屯药材九法》,右半是歪歪扭扭的“人“字“口“字说道:
“左碑记咱们种药制药的规矩,右碑教娃娃们识字,敬祖宗,也敬科学;拜神灵,更信双手!“
场中静得能听见松针落地。
柳氏突然“哐当“一声把守窑的铁锹插进新土,金属入土的震感顺着地面传来,连站远处的人都觉脚下一颤;
二柱媳妇跟着把晒药耙子插进去,小炉匠举着《地脉导图》挤上来,连最顽固的族老都叹:
“我那小孙子总说'祖爷爷牌位上的字不认识',要是能在祠堂里识字......“他抹了把脸,“祖宗要怪,怪我这老糊涂。“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几个孩子蹲在泉眼边嬉水,笑声清脆,水花溅起时带着淡淡的药香。
柳氏坐在新土堆上抽旱烟,烟锅火星一闪一闪,像守夜的星。
月上柳梢时,林英和陈默沿着新地基巡查。
玉坠突然发烫,林英蹲下身,手掌贴在湿润的泥土上。
那热度像是从地底反传而来,指尖触到泥土时,竟觉微微发麻。
模糊的嗡鸣从地下传来,像有人贴着耳朵说话:“根......扎下了。“
她抬头,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