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赵翊的担当与权谋(2 / 4)

加入书签

个朝堂一片混乱,仿佛一锅沸腾的热粥。

徽宗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混乱的一幕,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满是烦恼与无力。

他深知蔡九罪不可恕,但蔡京的势力以及自己对蔡京的宠信,又让他难以决断。

最终,他只得宣布退朝,将此事拖延至明日再议,企图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寻得一丝喘息的机会,找到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办法,但他心里也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翊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早已洞察一切。他明白徽宗有意袒护蔡九,毕竟之前童贯损失惨重,丢失幽云十六州这般重大的罪责,也只是被免职罚款了事,蔡九的结局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思索良久,赵翊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找到李纲等人,低声商议道:“如今局势危急,蔡九之事已成僵局。我们不妨以对蔡九从轻发落为条件,换取蔡京支持抗战,并推举我担任守城总统领。

我虽不才,但这些年在抗金战场上也积累了些许经验,愿为大宋竭尽全力。”李纲等人听后,起初有些犹豫,但在赵翊的一番劝说下,也深知这或许是当下最为可行的办法,便点头同意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蔡京的耳中,他心中一震,开始权衡利弊。

蔡京并非完全糊涂之人,他也清楚抗金对于大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些年,金兵的残暴行径他也有所耳闻,只是内心的恐惧以及对徽宗心思的迎合,让他一直摇摆不定。

如今,儿子的性命危在旦夕,而支持抗金既能顺应民意,又能救儿子一命,他内心的天平渐渐倾斜。

于是,蔡京迅速安排人手与赵翊等人进行谈判。

谈判桌上,气氛紧张而微妙。赵翊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蔡京则皱着眉头,心中虽有不甘,但形势所迫,也不得不认真考虑。

他知道,自己如今骑虎难下,如果不答应,不仅儿子性命不保,自己恐怕也会陷入舆论的漩涡。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蔡京等人全面支持抗金,而赵翊也会在蔡九的处置上尽量争取从轻发落。

第二天的朝议上,徽宗宣布了对蔡九的处置结果:免去官职,罚款十贯钱。

这一决定虽然让许多人不满,但也在意料之中。紧接着,徽宗任命赵翊为东京城守城总统领,负责全面的守城事务。徽宗看着台下的赵翊,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

赵翊这些年战功赫赫,却从不居功自傲,听闻东京有难,便能迅速赶来救援,这份忠诚和能力让徽宗颇为赞赏。而且,不知为何,徽宗总觉得自己与赵翊之间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这种感觉不同于对宠臣的喜爱,也不同于对爱妻的眷恋,反倒像是一种深藏在血脉中的联系。他心中暗自疑惑,自己的儿子都在身边,为何会有这样奇怪的感觉呢?突然,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难道……但他没有声张,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匆匆任命赵翊后,便宣布退朝。

徽宗的脚步略显沉重,他独自一人走向那座多年未曾踏足的小宫殿。

这座宫殿,承载着他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也隐藏着他多年来深深的愧疚。

遥想当年,他还只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端王,与爱妻向妃的生活幸福而甜蜜。他们在王府中吟诗作画,赏尽人间美景,每一个日子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时的他们,天真地以为这份幸福会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那是一次出游,还是端王的他玩性大发,非要带着年幼的嫡子一同前往。谁曾想,就在游玩的过程中,一个疏忽,嫡子竟然不见了踪影。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崩塌了。向妃听闻噩耗,当场昏厥过去,醒来后便整日以泪洗面,对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