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千里无鸡鸣(2 / 4)
,多多少少了解他的想法,好奇道:
“师善莫非想仿照在东三郡和南中的做法,重开西域旧道?”
麋威摆手道:
“西域地广万里,我哪有这种能耐?”
“不过是想借此了解一下雍凉之间的道路状况而已。”
“毕竟这次北上能否成功,关键便在于曹魏东西两头的大军能不能及时来搅局。”
“要我说,谁能查清楚此事,别说拿下一个护军的差遣,位列九卿也不在话下。”
“这不比一斛蒲桃酒值钱多了?”
言罢,与麾下众将一同嬉笑而去。
而另一面,实际上并未走远的孟达,目光陡然一亮。
说实话,他眼馋“护军”之职已经很久了。
入蜀之后,他全程见证了季汉立国的过程。
早已经熟悉新的制度。
且说,刘备虽然已经称帝。
但禁中护卫,依旧沿用军阀时代的护军、领军,监军那一套。
中军和禁卫常常混为一谈。
诸如后汉传统的北军五校,光禄勋名下的五官、左、右、虎贲、羽林等中郎将和郎官。
反而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往往是用作勋贵的加官,并无实际统领。
包括麋威等人的三都尉,也是这种性质。
只不过麋威本人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功劳。
所以额外捞了一个监军的差遣。
反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武将。
正因此,别看赵云、吴懿只是杂号将军。
黄权、陈到更只是无号的偏将军。
一旦中军出征。
这些拥有护、领、监等差遣的将领,随时能转为大督或者某某督。
成为实际上的中军统兵大将。
所以孟达才不顾一切也要抓住这次北上的机会。
且不提孟达如何被某人一语惊醒,再图振作。
只说刘备集结完大军,便即刻挥师北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