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纸灰会说话(4 / 6)

加入书签

档案科新来的实习生。

    纸上是魏承渊上周签批的一份会议纪要复印件。

    一张纸条夹在中间,上面只有一行字:“他习惯用老式英雄钢笔,墨水偏浓,这是他最放松状态下的笔迹。”

    苏晚立刻将纪要文件放上扫描台,进行压力轨迹比对分析。

    屏幕上,两组笔迹模型被并列放置。

    左边,是会议纪要上的“魏承渊”,笔锋舒展流畅,每一个转折都充满自信,毫无凝滞。

    而右边,是那张碳化纸上的“魏”字,像一条被电击过的神经,充满了断裂、颤抖和挣扎。

    数据分析结果很快弹出:两份签名的书写压力、运笔速度和颤抖频率差异显著——这绝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在正常状态和胁迫状态下的产物,更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对决。

    深夜十点五十六分。

    整个市局大楼都已陷入沉睡,唯有修复室的灯光如同一颗顽固的星辰。

    苏晚启动了实验室里最精密、也最少动用的设备——声波共振台。

    她将那张破损最少、留有“魏承渊”三个字压痕的碳化纸张固定在振动平台上。

    调节频率,从低到高,缓缓扫过纸张纤维的共振区间。

    当频率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奇迹发生了。

    一只纤细的机械臂悬停在纸张上方,臂端的微型探针随着纸张纤维因压痕而产生的微弱共振开始移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