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星火初燃(2 / 3)
!
常规材料在聚变环境下的寿命,短得令人绝望。
而“烛龙”
推演出的这种具备“原位自愈合”
能力、能在高温下“主动修复”
损伤的高熵硼化物体系……其核心机理,不正直指聚变第一壁材料最核心的痛点吗?
“烛龙,”
陈羽墨在意识中低语,每一个字都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调取方案二全部基础理论、材料设计模型、高温行为模拟数据。
建立独立加密项目:代号‘星环’。”
【指令确认。
独立加密项目‘星环’已建立。
权限:宿主唯一。
数据迁移完成。
】
屏幕上,一个全新的、被多重加密符号锁定的界面展开。
“目标:基于‘方案二’材料体系核心机理,逆向推演其在聚变堆极端工况下的理论可行性。”
陈羽墨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前世记忆中关于聚变堆第一壁材料的关键性能要求列表,“重点推演参数:抗中子辐照肿胀率、氦泡形成抑制能力、高能粒子溅射阈值、瞬态热负荷下的抗剥落与自修复响应效率、嬗变产物影响评估……”
【指令接收。
目标工况参数加载:聚变中子通量(>1015n2s)、等离子体温度(>100k)、粒子轰击能量(kev-v级)、瞬态热流密度(>10912)……】
【核心机理推演中……】
【推演方向1:高熵效应对点缺陷复合率影响……计算完成:熵增显着抑制空位聚集,降低肿胀趋势。
】
【推演方向2:硼化物氧化层在强辐射场下的相稳定性及流动性维持……计算完成:需引入特定稀土元素稳定非晶态结构,流动性维持存在理论窗口。
】
……
【初步可行性结论:核心机理具备潜在适应性(理论契合度724)。
需突破方向:1基体材料需升级为耐辐照性能更优的高熵碳化物氮化物体系;2自愈合先驱体成分需优化以适应聚变环境化学氛围;3涂层结构需设计为多层梯度,兼顾抗冲击与自修复;4中子嬗变对自愈合相成分的影响需深入研究……】
冰冷的信息流如同星河倒灌,瞬间填满了陈羽墨的意识。
724!
一个在聚变材料领域堪称梦幻般的理论契合度!
尽管后面列出的“需突破方向”
每一项都是足以让一个顶尖团队研究十年的级难题,但这个数字本身,就像在绝对黑暗的深渊里,点亮了一颗指引方向的星辰!
陈羽墨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血液奔涌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清晰可闻。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因为激动和疲惫而微微颤抖。
“建立‘星环’项目第一阶段研究纲要。”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核心目标:基于高熵陶瓷体系,融合‘原位自愈合’理念,设计适用于聚变第一壁环境的原型材料理论框架。
任务分解:”
他的指尖在加密键盘上飞舞,一行行指令如同作战命令般生成:
任务1:基体材料升级推演。
在现有高熵硼化物基础上,引入碳、氮元素,构建hf-r-ta-nb-x-(x=稀土元素)多元高熵碳化物氮化物体系。
重点推演:相稳定性、中子嬗变截面、离位损伤阈值、热导率优化。
任务2:自愈合先驱体成分重构。
脱离氧化路径,探索在低氧无氧、高氢氦环境下可触“类玻璃态流动”
修复的新先驱体成分。
推演其高温反应动力学及在辐照场下的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