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老田的贡献(1 / 6)

加入书签

    侯可明等人坐在放映室里,边等着还没来的“客人”,边轻声的聊着。

    所谓的“客人”,是京城电视台以及央视的人。

    倒不是北电或曹阳联系的他们,而是他们听说曹阳的毕业作品是纪录片,又打听到这部作品会做成七集。

    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曹阳不仅用了全球最先进的数字摄影机,还出动了最前沿的无人机航拍,以及还用了微观镜头、高速摄影等……

    总之,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那真是奢侈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这个“奢侈”,包括据说整个剧组有索尼最先进的CineAlta F35摄影机的全套设备,并且还是整整三套!

    还有阿莱最先进的ARRIFLEX D-21的整套装备,两套完整的ARRIFLEX D-21啊!

    还有一套Phantom的高速摄影机。

    至于还有RED ONE的三套设备,虽然据说RED ONE很不错,性价比很高,但这毕竟是“廉价”设备,倒是没让业内感到多震惊。

    央视以及京城卫视震惊的是,一部纪录片不仅有这么多最先进的装备,居然还组建了六个拍摄小组,每个小组的导演几乎都是业内大咖。

    比如总执行制片人是全球著名的制片人程建业、小组分集导演有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顾常卫,以及最近这半个月引起全球关注的华夏大导演宁昊……

    另外,这部纪录片前后出动数百人的拍摄团队,足迹遍布五湖四海,纪录片的总投资预估超过1500万……

    当然,这个1500万不包括请顾常卫、程建业和宁昊这样的“大咖”的钱。

    因为像顾常卫这样拿过两届奥斯卡最佳摄影的大咖,他在好莱坞的报价,1500万人民币还不够请他的薪酬。

    所以在打听到这些“内幕”消息后,无论是央视还是京城卫视,几乎都马上做出了决定: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的话,试试看能不能拿下这部纪录片的播放权。

    于是,央视和京城卫视几乎同一时间找到了北电。

    侯可明虽然觉得这是好事,但肯定要跟曹阳商量,以曹阳的意见为主。

    不过前阵子曹阳从好莱坞回来后,就一直忙着给《舌尖》做后期,侯可明没找到机会给曹阳说这事。

    等到曹阳做好《舌尖》,才总算把这事告诉了曹阳。

    所以在北电这边定好时间第一次在小放映室播放《舌尖》时,才临时决定通知的央视和京城卫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