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o章 锣鼓旗帜中(2 / 3)
组织注定了用步塘兵的时候比马塘兵要多。
以后钻山沟沟的时候可少不了。
马塘兵的侦查范围是二十里,步塘兵的侦查范围是十里地。
铁营前三营每个营都有一个步塘哨和一个马塘队的直属部队。
马塘兵因为骑马机动性比较高侦查范围比较广,所以马塘兵是五人一组设置一个伍长,一伍即为一塘,每一塘的塘兵间隔为两里地,一共十塘总共为二十里,十塘塘兵共计五十人组成一个马塘队。
步塘兵开十一路跑的慢也跑不远,十人为一塘设置一个什长,每隔一里为一趟,总共为十塘,十塘步塘兵共计一百人组成一个步塘哨。
大军在开拔之前便将塘兵给撒出去,待撒出去的第一塘兵将侦查到的信息从一塘传回中军之后,主将确认前方没有危险才下令开拔。
为什么不让第一塘的塘兵在侦查到情况之后直接骑着马回来禀报呢?!
而是打着旗子到第二塘去传递信息,再由二传三、三传四这样挨个的传回来?!
你让第一塘的塘兵直接骑着马回来传信确实要比这样一个个的传快些,但这样一来就一个致命的漏洞存在!
你能保证你的第一塘塘兵在抵达侦查地点的时候能及时现情况吗?!
说不定第一塘塘兵去的时候好好的风平浪静什么事没有,等到塘兵回来的时候突然前方出现大量敌军,而你的塘兵给你的信息是前面没有情况,你就这样稀里糊涂下命令前进,一头撞上敌人撞了个头破血流。
所以这个时候挨个传递信息的可靠性就体现出来了,第一塘兵在去给第二塘兵传完信息之后可以立马返回继续去侦查,这样一来后面如果再出现什么情况也可以及时的往后面反馈。
同样这也是为什么一塘兵要在五到十个人,这是因为怕出现消息传递的太频繁人手不够用,免得这个去往后面传信息还没回来,前面的新消息就来了。
等到这消息传递到中军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滚动播报的效果,中军主将会根据塘兵传递过来的不同时间的信息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这个就是塘兵存在的意义所在,塘兵就是军队的眼睛和耳朵,没有了塘兵军队就和瞎子聋子没有区别。
而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塘兵因为紧张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可能会说错或者是听错,所以就上一道保险打个旗子。
大伙们听到徐安的解释之后都表示认可,接着王铁看着架子上又是一排五种颜色的旗帜,而且这旗杆还不一样,有长有短的。
于是王铁问道:“老徐,这一排旗子是干什么用的?!”
徐安指着这几个旗子说道:“掌盘子请看,这杆蓝色三角旗,旗杆长一丈、旗面长宽一尺七寸,是伍长和什长拿的旗子,这个旗杆属下暂时没有加上枪头,等到下去之后就要把枪头给加上。”
“这即使伍长、什长拿的完武器也是他们的队旗,在战场上他们手下的弟兄只认这个旗子,谁扛着旗子就跟着谁走,长官战死谁扛着旗子就听谁的指挥。”
大伙们听后感觉徐安的这个安排有些意思,过去铁营基层军官一死手下的弟兄基本上就乱了,如此一来的话倒是能解决这个情况,不过还是要看实际情况。
接着徐安又指着架子上的旗子说道:“这杆红色三角旗,旗杆长一丈二尺,旗面长宽两尺,这是哨和队一级的队旗,由一个专门的掌旗手扛着。”
“这杆褐色三角旗,旗杆长一丈五尺,旗面长宽两尺二寸,这是司一级的队旗,也是由掌旗手扛着。”
“这杆白色三角旗,旗杆长一丈七尺,旗面长宽两尺三寸,这是部一级的队旗。”
“这杆灰色三角旗,旗杆长一丈九尺,旗面两尺三寸,这是营一级的队旗。”
说到营一级的队旗的时候徐安特别强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