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4章 对战练国事二(2 / 3)

加入书签

战场也已经给腾了出来。

两军之间的交战人数约有个七八千人,就以现在的战场面积即使是七八万人甚至是十七八万人都容纳的下,这就是平原作战的好处,战场宽度够大只要填线兵力足够使劲往上堆就行。

交战的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将战场的位置选在三原县通往阎良镇官道的南侧田野里,这个位置大概是在今天铁路干线咸同线以南21o国道以东。

这个战场宽度南北越3里弟东西越6里,在这个战场中没有一处建筑物也没有一处山头和丘陵更没有水渠和河流,两军之间就这么面对面的看着对方,此时两军相距约1里地左右。

铁营的阵型朝向是坐西朝东,铁营中军的左手边就是北方向右手边就是南方向。

王铁将左营的位置放在左边,中营的位置放在右边,王铁的中军也就是亲军司则是在两营的正后方,左、中两营则是挨在一块。

王经纬的中营摆出一个方心阵,以王经纬的老本兵作为中军阵心,下辖的四个司作为四个阵边,然后从各司里面抽调一哨作为四个阵角。

周兵的左营则是摆出两个双叠阵,左营左、右两部挨在一块将两个双叠阵并到一起形成了两条一字长蛇阵。

周兵则是带着老本队挡在左右两部的前面。

郑彦夫的宪兵司只有五个队跟着南下,其他五个队则是在鄜州归王小靖节制。

郑彦夫亲领一个队跟着王铁的中军,然后各派出两个队在左、中两营的后面督战,除此之外两营的直属宪兵也跟着一块督战,不过他们是在阵中进行督战。

两营阵型之间的距离也仅不到二十步左右,在往后的王铁亲军司距离左、中两营也只有五十步的距离。

亲军司往后则是各营随营的辎重哨和塘兵以及其他的一些杂兵,他们的任务就是看管弟兄们的马匹和行李。

中营的旗鼓队全部都在阵心跟着王经纬的中军,由于周兵的位置在阵前,所以左营的旗鼓队只有只有掌旗手跟着周兵,剩余的鼓手则是在后面跟着杂兵在一块。

这是铁营这边布置的阵型,我们再来看一看官兵这边布置的阵型。

练国事的抚标营总兵力约有三千多号人,本来按照军制抚标营下设前后左右中五部共计五千多号人的,但是朝廷没那么多钱养兵所以陕西抚标营仅下辖三部三千余人。

抚标营的左部两司每司三百人共约六百人,这六百人都是马军。

这马不管是吃草料还是吃银子都是要钱的,所以编制上只有六百人,不过这六百人都是弓马娴熟的标兵,昨天把铁营探马打的落荒而逃的就是他们。

虽然他们是马军,但是由于马匹的质量不过关不是披马甲,所以这六百马军里面一个骑兵都没有,和铁营一样都是以马代步的步兵。

抚标营的中部两司都是满编的五百人共计约一千多号人,都是纯步兵。

这些兵都是从关中各个卫所里面精挑细选的精壮士兵。

抚标营的右部则是火器部队,下辖一个火铳司和炮兵司,火铳司约三个哨共三百多号人,基本上人手一把鸟铳外加一杆三眼铳。

这些铳子和火药都是要钱的再加上官造鸟铳耐久度太低,所以这三百多铳刀手简直就是个吞金兽。

炮兵司共有兵力约七百多号人,别看这人怪多的,但实际懂得如何操作火炮的就几十个人,其他的人都是干些杂活的,比如搬炮弹搬火药桶和拉炮车。

抚标营的炮兵司共有12o斤的小型弗朗机炮12门、4oo斤的重型弗朗机野战炮4门、另外还有一门6oo斤重的将军炮1门,不过这门炮实在是太过于笨重所以这次和铁营交战没有拉出来。

除了作战部队之外,抚标营直属队有一个一百多号人的哨探哨下辖探马队一队、夜不收一队。

不管是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