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崇祯九年初陕西的局势中(1 / 3)

加入书签

这陕西三边的老百姓有的都已经吃了观音土了,那这官府还怎么榨油水,总不能去向这些老百姓手中的观音土收税吧?!

因为这陕西官府收税的对象并不是这帮吃观音土的老百姓。

这古代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非常鲜明的一个社会,在这个封建社会中大致分为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这两大类。

但是如果要继续细分的话,在这两个阶层中还是可以细分出好几个不同的层级的。

就比如这统治阶层中的皇亲国戚和县里仅有举人监生背景的乡绅,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在前者的眼中后者跟老百姓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两者之间依然是同路人,都代表着皇帝对普通百姓行使统治权力。

而在被统治阶层中也是这样,那些吃观音土的老百姓就是被统治阶层中最下级的流民饥氓群体,这个群体官府已经放弃了对其的统治完全任其自生自灭。

而在这个游民群体之上的老百姓,也可以细分出贫下中农富农普通小地主,就如同金字塔一般从下往上的好几个层级。

这所谓贫农即是名下没有任何土地,完全靠靠租种地主田地谋生的农民。

而下农则是名下虽然有土地但是不多,依旧需要租种土地维持生计的农民,这两类农民群体也被称之为佃农。

除了这佃农之外还有雇农,也就是在地主家当长工领固定工资给地主家里种田干杂活的农民。

这类农民群体属于是那种挣扎在温饱线上,比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流民饥氓群体要稍微强一点,但不管是佃农还是雇农在朝廷眼中都属于是“贱民”

不过由于这“贱民”

在整个被统治阶级中占比数量实在是太大,所以这官府的税收基本上就是压在这群人的身上。

这么多年来这些佃农们既要给官府交税又要给地主交租,以至于批量性的被转化为流民群体。

这“贱民”

群体再往上就是所谓“良家子”

的自耕农群体,这自家名下的田地足够全家生活的是谓之中农,在维持自家生计之余还能往外出租田地但不能完全脱离生产的是谓之富农。

名下田地全部出租足够一家人完全脱离生产,但因为没有官方的背景无法偷税漏税的则是一般的小地主。

这一类“良家子”

在整个被统治阶层中的占比数量虽然比佃农流民这个群体少,大概也就在三七或者是二八这个比例。

这以上两个群体虽然都是被统治阶层,但在对待起义军的态度上,那“良家子”

群体与“贱民”

群体则是完全不一样。

地方上的“贱民”

们那基本上对农民军都持以竭诚欢迎的热烈态度,但这些“良家子”

群体则是对起义军比官绅还有仇视!

贱民们要是敢因为受不了压榨出来生事的话,这些“良家子”

们大多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怒斥其“不懂事”

、“不顾大局”

云云。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这起义军来了下乡打粮不会把刀子伸到佃农家里那快要见底的米缸里面去,说不定碰到像铁营还会施舍佃农们两斤米。

而那群“良家子”

家中则是有余粮,如果遇到一些不太讲究的流寇,比如张献忠这种,很有可能连他们一块抢。

农民军每到一地必会打杀大户,这一旦有大户被灭门,那那些佃农们欠老爷们的钱和租子便可以人死账消,有的甚至还能将从老爷那里佃过来的田据为己有。

所以农民军每到一地,比如会有官府口中的所谓“奸民”

为其带路指引,这些所谓“奸民”

就是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