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崇祯九年陕西局势的变化下(2 / 3)

加入书签

节目也终于在三月份生了,第一个兵变的地点离着川陕战区非常近,就在陕西三边的核心城池西安府城。

这兵变的部队还不是一般的军队,而是陕西巡抚的标兵营。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地方督抚的直属标营以及其办公经费是有专项摊派的钱粮,不跟地方的其他驻军的粮饷走一本账的,怎么连抚标营都能缺粮欠饷搞出兵变来?!

这要说起来那还是因为洪承畴围剿高迎祥给闹的。

洪承畴虽然刮那群陕西“良家子”

的油水将这所需的钱粮军资给筹齐了,但是这川陕交界处山峦叠嶂道路崎岖难行,粮草转运十分的困难。

陕西布政使司在摊派钱粮的时候虽然将这粮草转运的损耗算进去了,但是这陕西几年不怎么下雨,突然在这春季连下很长一段时间的春雨。

以至于这道路泥泞不堪导致转运度减缓,而前线催逼粮草急如风火,粮草要是不能按时到达,洪督师可是要请出尚方宝剑砍人的。

所以为了将前线所需的粮食转运到陕南战区,那陕西巡抚甘学阔与地方官员只能逼着官兵和民夫走山间的泥巴路往陕南运粮。

这一路上因为路况不好不知道有多少兵丁从狭窄的山路上掉到山崖下生死不明,这仅仅是兵丁在路上有损失也就罢了,毕竟这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人。

关键是这陕南的山路不下雨都有可能翻车,这下了雨路不好走这翻车的几率那就更大了,所以这从关中转运到陕南战区的运粮车十辆中有一半都翻到山崖下。

为了补齐这些运输道路上的意外的损耗,陕西巡抚甘学阔和陕西各级官吏只能想办法继续筹集粮草,最后实在是凑不到粮草了,这甘学阔就将主意打到了陕西驻军的头上。

这陕西三边五镇的粮草供应,一部分是所在地方的军屯收入和民田赋税,一部分则是由关中平原起运的税粮,还有一部分则是外省输入到陕西三边的军粮。

这甘学阔直接就将关中地区本该起运到三边的军粮给截留了一部分,同时甘学阔为了表示公允,还将自己麾下标营的粮草削减了一半的供应。

这陕西抚标并非是驻守西安没有任何动作,而是还要承担护送押运粮草到汉中的任务,这甘学阔削减标兵一半的粮草供应,让这帮官兵那是饿着肚子押运粮草去汉中。

这甘学阔给标营官兵们画饼子说,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下回一定把粮食都给补上绝对会让弟兄们吃上饱饭,弟兄们要多多忍耐多为朝廷考虑为大局作想。

但这甘学阔画的饼子标营官兵们吃了一回两回也就勉强能够吃的下去,但这甘学阔一天到晚的画饼子那这标营自然是吃不下去了。

于是在这崇祯九年的三月中旬,陕西标营押运粮草出城不到百里,就因为饿的实在是受不了,直接就抢夺押运的军粮就食。

这标营的军官出手弹压但被这帮饿昏了头的官兵给反杀回去,最后这帮抢了粮食的官兵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准备杀进西安城弄死那甘学阔。

这在省城里的甘学阔受到禀告之后,吓的直接就从西安城带着几个随从狼狈出逃跑路到了凤翔去。

甘学阔非常清楚,他要是给这帮饿兵抓住的话,能得一个好死全尸那都算是好下场了,而这弃城跑路的话,朝廷事后追究大概率也不会砍他的脑袋。

由于这陕西标营官兵的兵变是临时起意的并没有然后的事前计划,所以这当时在西安城没有跟着甘学阔一块跑的陕西巡按御史及时关闭了城门,阻止了这帮乱兵杀入城中来祸害。

这群兵变士兵见城门关闭打不进去,索性也就往东去攻打临潼、蓝田等地区找吃的去。

洪承畴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忙派西安副将贺人龙、白广恩回师关中去镇压这帮作乱的饥兵,同时上书弹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