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卢象升追贼郧西(3 / 4)
左大帅的部队给裁撤。
在还有就是左大帅的援剿镇不能统领防区内的地方守备部队,如此那左大帅的手就伸不到地方上去,而地方上的守备部队也能对左大帅产生制衡作用。
同时那左大帅的钱粮军械等各种军需物资需要地方官府供给,在财政上朝廷也是可以对左大帅进行钳制,防止这左大帅有异心。
朝廷这各种手段多管齐下,任那左大帅再如何的嚣张跋扈那也是跳不出朝廷的手掌心。
朝廷对于这给武将放权的问题,早在崇祯朝之前就有过讨论,但朝中掌权的文官和皇帝都对历史上的武将造反有心理阴影,所以对给武将放权这个问题从上到下都是持否定态度。
但这些年来朝廷在关内外战场频繁吃败仗,所以这朝廷那也不得已放开这权力的一角,但并非全部放开,而是仅开放左大帅这一个特例。
而左大帅能够获得这个特例,主要还是他的干爹是户部尚书侯恂,他的后台是那兵部尚书张凤翼。
有这两人以及朝中收他贿赂的大员给他打掩护在朱由检面前说好话,所以这朱由检就大笔一挥设立了这个不设巡抚和兵备道的“援剿镇”
。
上一个拥有这种权力的武将,还是那在东江开镇的岛帅毛文龙。
从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朝廷给左大帅松绑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毕竟这左大帅在历史上崇祯朝后期和弘光朝的一系列骚操作可谓是将一个嚣张跋扈的军阀演绎的淋漓尽致。
但站在当世人的视角,左大帅并没有那么不堪。
这明军将帅不听节制的也不止左大帅一个,这种风气也不是自左大帅开始的,但凡麾下家丁能打有点底气的将帅现在都不怎么听文官督抚的命令。
明军的军纪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非常败坏,左大帅的兵烧杀抢掠也不过是遵循明军的老传统,况且军纪跟左大帅坐一桌的明军将帅一抓一大把,在这方面左大帅的恶劣行为也不怎么突出。
左大帅养寇自重的行为相比较陕西那边的秦军还略逊一筹。
这左大帅最多也就是跟河南的土寇一起合伙做生意赚钱养兵,而那陕西的将帅胆子能大到收受贼寇的贿赂替贼寇办事!
左大帅在战斗中保持实力的行为,那就更不值一提了,这年头的明军将帅有摊上事几个不保持实力的?!
那左大帅确实是招安了不少反贼和逃兵,但可都是向朝廷上报获得批准并且还授予了虚衔官职,虽然左大帅在暗中扩充实力但是到目前为止朝廷还没有察觉到,也就左大帅的一些同行现左大帅不对劲。
所以站在现在大明朝中君臣的视角看来,这左大帅与一般的明军将帅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因为左大帅能打,朝中君臣对这左大帅的映像还不错。
在原有历史上左大帅正式军阀化是在崇祯十一年之后,但随着这个时空出现了一个不该存在的大型流寇集团,所以这就导致左大帅军阀化的进度提前了不少。
这朝廷关于筹建援剿镇的正式诏令还没有下达,那左大帅就通过他在朝中的两大后台,户部尚书侯恂还有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密信。
左大帅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高兴的不得了,毕竟这实打实的权力那可比金银珠宝更值钱。
于是左大帅便自告奋勇的跟着卢老爷一起南下收拾他的手下败将张献忠,并且扬言要把那八大王的脑袋拎下来给卢老爷当夜壶用。
那当时在汉阳的张献忠听说左良玉南下之后,立刻就吓的跑进山里面躲着。
就这样卢老爷领着左大帅、祖宽等众官军强将把那八大王、老曹操,一路撵到郧阳与陕西兴安交界处的山里面躲着瑟瑟抖。
但卢老爷也没有继续往山里领兵深入追剿。
因为这关东战场从今年年初打到现在年中的七月初,这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