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资源宝库(1 / 2)
布鲁斯听着唐哲的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的边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他才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困惑:“唐,我真的搞不懂你们中国人,明明有能赚大钱的机会,却总要讲那么多大道理,难道金钱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吗?”
唐哲嘴角扬起一抹淡然的笑:“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国家来说,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我们讲究‘家国大义’,讲究‘长远利益’,这些不是短短几百年历史能理解的。”
就在这时,胡静端着一罐加热好的牛肉罐头走了过来,把罐头递给布鲁斯:“博士,吃早餐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布鲁斯连忙接过罐头,脸上露出笑容,语气带着几分恭维:“谢谢,胡小姐,你不仅温柔细心,还这么美丽,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胡静脸颊微微一红,飞快地看了唐哲一眼,对布鲁斯说道:“谢谢您的夸奖,这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她又对着唐哲轻哼了一声,像是在抱怨他的不解风情,转身快步走回了火堆边。
唐哲无奈地摇了摇头,也起身走到火堆边,拿起一罐鱼罐头和一块压缩饼干,坐在石头上吃了起来。
众人吃早餐的间隙,许中南放下手里的罐头,看着唐哲说道:“唐哲,我们今天得重新规划一下路线。
布鲁斯博士现在不能做剧烈运动,得尽量走平缓的路;而且我们科考队的时间有限,不能像之前计划的那样绕远路。
我刚才在山梁上观察了一下,从这里直接下大水溪最多也就两个小时,但那条路没什么科考价值,到了大水溪之后,还是要转回小溪里,你看从这边往下走怎么样?我看那边的地形,虽然路比较难走一些,但却要近得多,植被也没有被破坏,对我们的科研来说价值更大。”
唐哲顺着许中南指的方向看了看,点了点头说道:“从右边下去,可以绕到石柱岩,那里以前是个铜矿场,还有好几个废弃的矿洞。
从矿洞往下走,就能进入一条小溪,顺着小溪走,不仅路平缓,还能采集水文样本,考察溪边的植被,一举两得。”
“铜矿场?”
路途放下手里的饼干,有些担忧地问道,“矿场的存在会不会对周边的植被造成破坏?如果植被破坏严重,那我们去那里考察的意义就不大了。”
唐哲苦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这得看从什么角度说了。
石柱岩的铜矿场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就被法国人开过,那时候开采技术落后,对环境的破坏确实不小;后来民国时期又断断续续开采过,直到解放后才彻底荒废,到现在已经闲置几十年了,周边的植被早就慢慢恢复了。”
许中南点了点头,补充道:“这个我在资料上看到过。
1956年省里最早把梵净山规划为自然保护区的时候,就明确停止了区域内的一切矿产开活动,只保留了部分国营伐木场,用于满足当地的木材需求。”
“现在梵净山区域内还有四个国营伐木场,不过都不在核心保护区内,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带。”
唐哲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标出伐木场的位置,“这些伐木场每年的砍伐量都有严格规定,不会大规模破坏森林。”
路途咬了一口饼干,含糊不清地说道:“既然要保护梵净山,就应该从一草一木开始重视。
梵净山是个天然的资源宝库,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更属于我们的子子孙孙。
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保护好它,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让后代失去这份宝贵的财富。
伐木场虽然不在核心区域,但长期砍伐带来的生态破坏也不容小觑,树木被砍,会导致水土流失,还会破坏动物的栖息地,这些影响都是连锁反应。”
↑返回顶部↑